|
|
人龙舞
德庆雄鸡舞
人龙舞
荷塘纱龙
耍歌堂
麒麟白马舞
策划 李永强、黄开鹏
文/图 记者关家玉、于敢勇、黄健能、黄文生、曹菁 通讯员林明聪、仇文确、陈炳文
核心提示
在岭南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奇葩,遗憾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表演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此次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又给了她们一个重新展示自我的时机。如湛江的人龙舞,肇庆的麒麟白马舞、雄鸡舞,连州的瑶族耍哥堂等,这些具有浓郁南粤特色的节目将传统形式和时尚演绎相结合,重新步入人们的视野,展现其迷人风韵。
连日来,本报记者奔走于全省各地,再次聚焦于这些传统民俗,发掘她们的历史渊源、展现她们的表演形式,一方面勾起人们对她们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让人们更加关注她们的传承和延续。
专家说法
肇庆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明星教授认为,这些民间舞蹈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原本是属于农村在春节等农闲时间的自娱自乐活动。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人员的流动,很多珍贵的民间艺术开始淡出舞台。但在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被开发成为一种文化旅游产品,产生了新的存在价值。这是有限的有形旅游资源的开发暂时告一段落以后,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挖掘的又一“新矿”。借助于各种旅游节、文化节,很多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由于表演的时间和场合增多了,演员的训练时间增加了,演员逐步从纯业余向“半专业化”转变,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观赏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可以说,这些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经过重新“包装”打造,融入新的时尚元素后,获得了更多的观众和资金支持,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而江门五邑大学李桂生教授则表示:广东各地独特的民俗、民风其实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之一,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民俗文化既丰富多彩又很有特色,应充分发掘,加大宣传,反映其中蕴涵的特色文化。在包装和宣传民俗文化方面,要侧重于乡土味,并继续挖掘她们的历史文化内涵。
湛江一绝——
“人龙舞”
渊源:
湛江市文化部门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该舞盛行于湛江市东海岛的东山镇。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福王朱由嵩带领他的余部南撤,准备到海南建立反清复明基地,相传八月十五走到该地。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能够过好中秋,就把流传于孩子中间的一种杂耍组织起来进行表演。
从那时开始,人龙舞开始逐步定型,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人龙舞盛行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表演:
人龙舞传统的演出场地是海边、圩镇小街。近年来才走出海岛,逐渐走进“广场”和舞台。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是由三个小孩子分别扮演的。
扮演龙头的人要同时身负这三个小孩子,双手还要同时握两个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练。
“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成。
“龙尾”的大人也肩负一小孩。“人龙”起舞时,由锣、鼓等敲击乐器有节奏地配合,扮演龙头的小孩子高举灯笼或手电筒,以示龙眼闪光。而龙身左盘右旋,上下起伏,随着龙头缓缓前进,龙尾亦随队形左摆右摇。整条人龙表演起来威武雄壮,气势宏大,场面热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传承:
记者昨天从湛江市旅游、文化部门获悉,近年来,东海“人龙舞”经过挖掘、整理、保护,如今又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湛江的一些曲艺家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态、乐风、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臻完善,被誉为“东海一绝”。
“人龙舞”频频应邀到省内外演出,大受欢迎。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501项推荐项目,人龙舞名列其中。
侨乡江门——
荷塘纱龙
11月25日~26日在中国第一侨乡江门举行的“华人嘉年华”活动中,荷塘纱龙风起云涌,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据史料记载,荷塘纱龙始于南宋,明代时由四川传入,至今已经有七八百年历史,舞法主要是靠民间口耳相传传承至今。
在嘉年华大巡游中,荷塘纱龙迎面而来,只见它全长约50米,龙头、龙尾,龙身分为24节,需26人共舞,另有两条鲤鱼在左右跳跃,名为“鲤鱼跃龙门”。舞龙珠需1人,舞纱龙快速表演的过程中频频换人,需出动80多名大汉轮番上场。荷塘纱龙表演与众不同,龙身长,速度快,表演灵活。舞步有小跑步、大跨步、古典错步、弓箭步,舞珠者有时也用武术耍枪的步法和动作。龙舞花式丰富多彩,共有20多款,在进行过程中频频变换,高潮迭起。
传承——
融入现代逐步产业化
75岁的李炳驱从20岁开始,一直在荷塘镇篁湾村从事纱龙制作和人员训练工作。他介绍,纱龙队演出机会很多,因此吸引了荷塘许多年轻人参与这项活动,连荷塘篁湾小学都组织了一支“小龙队”,他们将舞纱龙当成了一门兴趣课。
“尽管每扎一次纱龙都要耗资三四万元,每舞一次纱龙都要出动近百人,但篁湾村老人协会专门组织了一班年轻人,把每次出外表演赚取的经费存下来,用于纱龙的制作和年轻人的培训等工作,并在改进纱龙款式、装饰、舞动方式方面不断研究创新。”
目前,荷塘纱龙队不仅可以做到“以龙养龙”,甚至已初现发展成文化产业的潜力。作为五邑民俗的代表作,荷塘纱龙开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连南排瑶——
耍歌堂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
根据民俗专家多年的调查,耍歌堂主要流传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的排瑶村寨。
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历时三天,每三年或五载举行一次,规模以各排为单位;小歌堂历时一天,每两年或三年举行一次,规模以姓氏为单位。
耍歌堂当天一早,九响土炮一放,参加耍歌堂的人们就会到庙宇集中。耍歌堂之日,家家户户早起,男女老少打扮一新,随着九响土铳声,锣鼓齐鸣、牛角嘟嘟,众人齐聚集庙堂。此时,瑶排山寨,人来人往,盛装显缤纷。长鼓队跳着刚劲粗犷的长鼓舞,龙腾虎跃,非常壮观。而“当当、呜呜、嘟嘟、嗡嗡、乒乓”的锣鼓声、牛角号炮声震撼群山,响彻群山,瑶寨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据历史记载,排瑶耍歌堂在明洪武(1368—1398)年间就已甚具规模,十分兴盛,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于排瑶只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是通过故事和歌谣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
近年来,连南瑶族自治县宣传、文化部门成立耍歌堂、盘王节活动领导小组,对耍歌堂这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大量的宣传保护、挖掘、指导工作,并在油岭排、军寮排协助举办民间盛大的耍歌堂活动,还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做了广泛宣传。
肇庆——
麒麟白马舞
在昨天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肇庆旅游嘉年华上,丰富多彩的肇庆民间表演艺术巡游和汇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古老的民间舞蹈也在旅游节中展现出新的活力。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是封开的麒麟白马舞和“五马巡城”了。
麒麟白马舞由一男一女分别扮成状元、状元夫人,分别骑着白马、麒麟,前面各有童子引路,后有两人撑罗伞、两人提花灯,随锣鼓节奏穿插起舞,表现了状元省亲的欢乐热闹和状元郎坚如磐石的爱情。舞蹈动作多变,气氛热烈,象征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舞来源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封开大洲镇。相传唐朝年间来自封开的莫宣卿中状元后,上门说媒或许嫁者众,莫宣卿爱情忠贞,不弃糟糠之妻,婉拒来者。皇帝得知后十分感动,特赐麒麟、白马以佑,莫宣卿却用之佑乡民。宋初,乡民将此事编成舞蹈表演,传承至今。
“五马巡城”舞
“五马巡城”舞起源于宋末,历史悠久,阵容壮观,表演者需四五十人,至少也需三十五人以上,5人扮成古时战将,骑着黄、红、黑、白、青5匹马,前有引马童子,后有宫灯罗伞。舞者随着强烈的锣鼓节奏起舞穿过东、南、西、北、中5个城门,气氛热烈,寓意戍边保国,颂扬爱国主义精神。
舞蹈的内容是描述宋代五虎平西的一段故事:五虎大将狄青、石玉、刘庆、张忠、李义把守京城,为防止外敌入侵日夜巡城。舞蹈由“开城”、“点卯”、“巡城”三个部分组成。“开城”拉开歌舞升平、万民同乐的场景,以五马舞、马童舞、宫灯舞构成,战马、彩旗、花灯、罗伞一齐上阵,无比热闹。“点卯”表现“点将——练兵——出征”的过程,以刀舞和旗舞为主,鼓声激越,战旗猎猎,十分壮观。“巡城”则通过五扇城门的移动变化,战马的来回穿梭,构成复杂多样的图案和阵势,令人目不暇接。
整个舞蹈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好儿女保家卫国的主题,令人为之振奋,多在春节期间表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