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屡创新高的上证指数,宣示着股市“蓝筹时代”的来临。这主要从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大市值股票成为本轮指数上扬最重要的推动力。目前位列沪市总市值排名前五位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宝钢股份市值相加超过3万亿元,占沪市总市值的46%。 工商银行股价几分钱的涨跌都会明显作用于指数。二是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恐大盘症”渐渐治愈。工行、中行等超级大盘股的接连上市,不仅未引起股指下跌,反而获得市场追捧。
“蓝筹时代”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预设目标之一,它的到来对市场格局和投资理念的改变具有深远意义。“蓝筹”意味着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取代庄家投机,成为价值投资的首选因素。“恐大盘症”的消失吸引优质国企“海归”,使国内投资者分享国企红利成为可能。
然而,在为股指持续飘红得意之时,不应忽视市场分化可能带来的资本结构失衡。在“蓝筹”独领风骚之时,股市的“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加剧。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有较大提升,但大部分公司股价逆市下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投资价值。中小企业被资本市场边缘化的趋势初露端倪。
资本市场的一大功能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净资产回报率是判断企业素质的重要依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中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自1998年的2%增长到2005年的12.7%,非国有企业在同期从7.4%上升到16%。由此可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盈利能力上仍略胜一筹。不过,证券市场并没有对这匹“快马”投以青睐,中小企业依然难跨融资门槛。这种“抓大放小”的思路可以在货币市场上找到出处——当外资银行纷纷将中小企业列为其在华重点培育客户时,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步伐在一道道行政文件的助推下仍显迟缓。而“蓝筹”国企挟资源和资本的垄断优势,掩盖了效率的低下。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今年前7个月,央企实现利润4967.5亿元,同比增长15.2%,但由于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国有重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降低,成本费用利润率9.7%,同比下降0.4%;主营业务利润率17.7%,同比下降0.7%。
并不否认“蓝筹”对股市的“定海神针”作用,但少了大虾小鱼的活蹦乱跳,再深的海也少了点热闹。一个大多数个股不挣钱的股市,又怎能造就长期牛市?谨慎把握资本市场上的“国进民退”,让各种类型的企业都能找到一席之地,是成功股改的应有之义。
《华东新闻》 ( 2006-11-27 第03版 )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