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的红火让各个汽车厂商笑逐颜开,在大力宣传自己品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新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杂志推向了市场。北京车展的举办无疑是成功的商业运作,汽车厂商、广告商、展览组织商、观展的人群均是各有所得,但由于北京车展的举办,无形中也动了某些人的“奶酪”,这些人无疑是有苦说不出。
首先是北京的大大小小的汽车4S店。车展的举办让这些4S店门可罗雀,更多的客人是选择到国展看车,车型更多、更齐全的车展显然是更好的挑选车的地方,于是乎,所有的4S店在这几天的生意真可用悲惨来形容。
二是那些即将被车展上新车替代的产品。明明知道新车型即将投入国产,谁还会为老车型而动心?明显的例子就是新丰田卡罗拉和上海大众帕萨特B6的即将国产,这可能会让老花冠和帕萨特伤心不已。
三是那些刚买了新车的人们,看到北京车展上又冒出了这么多新款的车型,再回头看看自己虽然模样还崭新,但却即将全面落伍的爱车,不禁要为自己早买了它几天而后悔。
不过说实在的,北京车展动的这些人的“奶酪”还算比较仁义,毕竟这些丢掉的“奶酪”还是会被找回来的,而且可能分量还会增加,毕竟各个厂商参与北京车展的目的还是为了下一步争夺更多的更大的“奶酪”。
北京车展其实就是一个厂商争夺未来“奶酪”的过程,那些先进的技术,设计新颖的车型,美轮美奂的灯光和舞台表演,无疑都是为了吸引自己潜在的客户、张扬自己的品牌特征而服务的。我们看到,路虎在现场就举行了试乘试驾活动,奔驰和宝马在现场就开始接受新车预订,更有甚者,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世爵在现场就卖出了不少展车。如此看来,北京车展虽然动了京城不少4S店的“奶酪”,但实际上它带来的却是一份尺寸更大的“蛋糕”。
《市场报》 ( 2006-11-27 第10版 )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