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福吉谷”(Valley Forge)号/资料图片
据美国海军网站消息,太平洋舰队在11月初的一次射击训练中,已将退役的“福吉谷”号导弹巡洋舰作为标靶炸沉。该舰曾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17日表示该舰的“宙斯盾武器系统的各个部件已经被拆除”。
美国造船工业发达,海军舰艇也不断更新,每年都有一定数目的舰艇退役,但它们的归宿却各有不同。
“再发余热”成为军舰博物馆
改装为博物馆,是退役舰只永垂青史的一种不错的出路。美国拥有最多的航母,由退役航母改成的航母博物馆也多达5个,有“无畏”号、“约克顿”号、“列克星顿”号、“大黄蜂”号和“中途岛”号。
其中名气最大的是“中途岛”号,它不仅得名显赫(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成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还是迄今美国海军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战舰,约20万美军官兵曾在舰上服役。众多支持者筹集了200万美元,耗时整整20载,终于实现了把“中途岛”变成博物馆的梦想。
而“大黄蜂”号航母就颇不走运了。这艘曾在二战期间和1969年“阿波罗号”登月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名舰,竟在改造成博物馆运营6年后,因管理不善、入不敷出而遭停业。
“重出江湖”进入二手交易市场
对于拥有制造先进舰艇能力的海军大国来说,处理退役舰艇是个很头疼的问题。而对于造舰能力薄弱、又迫切想拥有强大海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也是个很棘手的难题。但把二者放在一起,就不是问题了。于是便催生了一种新的市场——二手舰艇交易市场。
多年来,各海军强国退役舰艇充斥了世界海军武器装备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退役舰艇出口国。在1982年马岛海战中被英国潜艇击沉的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就是在珍珠港事件中劫后余生的一名“老兵”。而作为台湾海军“至宝”的4艘“基德”级驱逐舰,也是在美国海军中服役20多年的弃舰。
“铸剑为犁”拆卸分解再作他用
舰只退役后也可能大卸八块,材料挪作他用。许多美国人曾呼吁将惟一历经太平洋战争全程的功臣——“企业”号航母改作博物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其与许多舰艇被一并送入熔炉、化为铁水、再变为亮晶晶的小轿车的命运,令人扼腕。
不过对于航母之类的庞然大物,拆卸分解并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拆卸费用居高不下。据统计,拆解每艘航母的费用大约在6500万~7000万美元之间。如此高昂的拆卸费用,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常觉捉襟见肘,因为美国海军每年在这方面仅投入2000万美元。如“珊瑚海”号航母历经7年才最终完成拆解。
“尸碎大海”舍身当核试验靶舰
像“福吉谷”号一样作为射击训练或特殊试验的标靶炸沉,是退役舰艇的另一种常见归宿。
想当年,二战中名噪一时的“萨拉托加”号航母、“内华达”号战列舰,都成了1946年比基尼岛核试验的靶子(与它们做伴的还有被缴获的纳粹德国“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及旧日本帝国海军“长门”号战列舰等“海上枭雄”),当时核爆之后,这些战舰或立即沉没,或遭重创后被美海军击沉。
近来最引人注目的,则是2006年4月被炸沉的“美国”号航母。“美国”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充任演习靶舰的航母,在经历了25天的狂轰滥炸后,成为世界上葬身洋底最大的军舰。能为研制新一代航母提供抗攻击能力的相关数据,也算“死得其所”。而美军退役的31艘“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中,已有19艘被炸沉。
舰艇这种“死法”虽很悲壮,但沉入海底形成“军舰鱼礁”,倒成了海底鱼类栖息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