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无处不在。上班路上,你从他们手中接过一个热乎乎的蛋饼;马路上,他们挥动扫帚,扫去落叶和尘土;你工作的写字楼窗外,他们像蜘蛛人一样攀上爬下,用力洗刷着污垢……
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大桥飞架黄浦江两岸,一条条地铁如巨龙般延伸,其中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汗水;在数以千计的工厂、大大小小的饭店,你都可以看到他们劳作的身影。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
GDP增长有他们的贡献
在上海,外省市来沪就业人员的数目已经达到400万左右,其中农民工约占85%,他们大多从事苦、累、脏的体力劳动。
农民工是上海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城市市政建设的主力军,建筑业的从业人员80%是农民工。据市发改委统计,来沪从业人员已占全市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上海的GDP连年增长,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
一张防护网:综合保险
上海某物业管理公司的外来员工小陈,因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总计达10万元。这对小陈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幸运的是,单位为他缴纳了综合保险,根据综保暂行办法的规定,由综保基金向小陈支付医疗保险待遇72000多元,大大缓解了他的负担。
目前,参加综保的来沪农民工已经超过了267万。这项制度从2002年开始实行,重点解决农民工最急需的工伤、医疗保险和养老三大问题。其中,工伤保险待遇和大病住院待遇与本地市民基本相同。此外还发放每人每月20元的日常医药费补贴。综保费用完全由用工单位缴纳,个人没有任何经济负担。
目前,上海已有2.5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1.6万人享受了住院医疗待遇,195万适龄人员领取了1年以上的养老补贴凭证。
一个举措:免费就业服务
今年以来,本市闵行、松江、嘉定三个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区,陆续成立了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为外来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向用人单位提供招聘信息发布、求职人员信息查询等服务。到目前为止,3个就业服务中心累计有近1600家单位进行了用工登记,招聘人数超过19000个,约有9300名外来务工人员来此登记求职,1600多人成功上岗。
从四川到松江打工的小杜,曾被“黑中介”骗走了300元钱。前不久,小杜到松江就业服务中心登记。两天后,工作人员就打电话叫他去拿面试通知单,一个星期后,他已被这家单位录用了。让小杜不敢相信的是,从登记到面试、录用,没花一分钱。他买了水果专程到服务中心道谢。
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是一个新举措,对于规范劳动力市场、打击黑中介、维护农民工的就业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其他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县也在筹建这样的服务中心。
一个相同标准:市民待遇
更让农民工安心的是,在上海就业,无论是最低工资水平、劳动工作时间,还是基本劳动条件,他们都享受与本地市民相同标准。在其他很多方面也享受到了市民待遇。
出来打工,孩子最让父母牵肠挂肚。目前有近40万学龄段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在上海接受了义务教育。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符合条件在沪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均享有法律赋予的合法权益和与本市学生相关的同等待遇。
另外,上海正大力推进居住证制度,符合“两个稳定”(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条件的农民工,可申领上海市居住证,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农民工,可享有社会保险、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相关待遇。
一颗定心丸:欠薪保障金
农民工进城还有一怕:干了活拿不到工钱。近年来,上海已发现的农民工欠薪问题已全部解决。上海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实行“365天无休”式服务,并设立12333电话热线接受举报,在接报后第一时间实施维权监察。3年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为75万农民工追缴工资和社保费6亿元。
从1999年起,上海市政府为了促进小企业有序发展,妥善解决小企业业主逃匿或清算不足造成欠薪偿还困难的矛盾,设立了小企业欠薪保障金。对于经查明确实无法由企业当即偿付工资的,先用小企业欠薪保障金垫付,再由政府事后追偿。这一办法,更让农民工吃了一颗定心丸。本报记者邵宁 通讯员 周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