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本报资料图片
编者按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同在长江边,共饮一江水。昨日,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高层聚会一堂,为合力构建长江“黄金水道”建言献策。
其中,接受记者专访的两位专家,反复申明他们所说的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意见,但其建言仍不失积极意义和警示作用,因为我们毕竟只有一条长江。
合肥:黄金水道期盼统筹规划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林建认为,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应建议国务院成立长江发展委员会,隶属国务院,由国务委员担任负责人,由各城市主管市长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参加,就长江流域有关发展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政策与各方利益。
这个委员会应具备规划、组织与协调的职能,做到权责统一,委员会仅就长江流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事务进行管理,对于流域内发展事务具有决定权,但不干涉地方具体管理职能。
重庆:长江航道必须系统治理
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认为,一方面,长江沿岸要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各方应加强长江航运的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沿江港口和产业项目,建设沿江经济走廊。
另一方面,各方还应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长江航道系统治理,提高通航能力。共同争取国家加大对长江干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若干个区域性枢纽港口,共同实施长江航运标准化建设。
上海:长江水系应该利益共享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办认为,长江“黄金水道”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航运体系建设一直面临“如何让各方都受益”难题。
建立“黄金水道”合作推进机制,主要是寻找长江沿岸各省市的利益共同点,同时借鉴莱茵河等世界知名河流水系的管理模式,通过发挥长江流域各方的比较优势,共同开发与分享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
各方可以建立长江航道、港口、交通、海事、海关、检疫、水利等专业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专业部门的协调,共同协调长江水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整体提升“黄金水道”的开发功能,推动长江“黄金水道”的有序开发。
扬州:各方要避免不良竞争
扬州市政府有关人士认为,长江沿江港口近年来成长迅速,港口发展带动了交通、金融、通信等行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尽管如此,沿江港口群还存在着总体吞吐能力不足、重要货类码头布局不完善、泊位结构不合理、服务配套不到位、集疏运系统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接卸能力,特别是集装箱的通过能力;加强岸线规划和管理,鼓励建设公用码头,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岸线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快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使管理体制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要求。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要有制约机制,避免港口功能重复和不良竞争。
马鞍山:沿江港口建设应统筹
马鞍山市领导认为,长江岸线寸土寸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沿江地区开发应采取集约发展的策略,搞好科学定位,优化配置资源,岸线利用、港口建设要借位发展,统筹推进,绝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各方必须高标准利用、高起点建设,在水运产业发展导向和政策方面,支持和引导具备一定规模,辐射面广的港口码头,加大投入,提升档次,最大限度地发挥港口在长江流域开发开放过程中的承载功能。
晚报记者 张彬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2006-11-28 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