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
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退休后,担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四处“化缘”募捐。几个月下来,他禁不住感慨:“募捐难!”一是国内一些企业家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二是大环境的原因,一些人不愿露富,担心给一家基金会捐了款,就会有无数人找上门来;还有就是国内一些公益性募捐机构自身工作没做好,形象欠佳,让一些想做公益事业的人对其缺乏信任。 (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尽管张保庆总结的几条理由是造成我国募捐难的一些因素,但笔者以为,我国公益募捐工作开展难,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捐助活动还是以政府为主,民间组织规模小。而按照国际惯例和现代公益社会的要求,公益组织应该是独立的、民间的。
我们的官办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往往是由政府安排的,或者是退休后的驿站。曾经有一位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自我介绍说:我们是副部级单位,享受国家拨款,不是那些小民间组织……这话言外之意无疑就是,他们是官办的,自然比一般的慈善机构高人一等。可是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显然是难以获得捐款人亲近感的。
同样,这种准官化的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一是很难保障他是自愿的、全心全意地来把公益当作一种事业去做;二是他往往无法独立去从事公益事业,不能跟政府“断奶”,没有独立性。而且在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现象。
为此,我国慈善事业要有大的发展,使公益募捐不再难,就必须将类似慈善事业这样的应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政府部门真正转移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