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东南大学闭幕的全国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陈肇元、东南大学教授孙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唐明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国藩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声疾呼:提高基建工程寿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大举措;我国应当彻底改变“低成本、低质量、短寿命、年年修补”的建设模式,代之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选材料、高质量、长寿命、不需要修补或少修补”集约型建设模式。
四位院士举述的材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大坝、桥梁、公路、机场、隧道、港口、码头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建设速度日新月异。2005年,我国水泥产量10.6亿吨,钢产量3.97亿吨,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40%,水泥产量约为印度、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俄罗斯、泰国、巴西、意大利等九国产量总和的二倍。由水泥和钢材的使用量,可见我国基建工程可能为全球的30-40%,大坝和桥梁的建设占全球的50%以上。而2005年我国的GDP只占全球的1/4。基建工程规模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值得重视的是基建工程方面的节约。
四位院士指出,我国的基建工程质量特别是寿命和耐久性都存在着严重问题,基建工程寿命过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和调查表明,不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使用20-30年就严重损坏,需投巨资维护;有的机场建成不到十年因质量问题需重新修建。由此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相当惊人。唐明述院士说,造成我国基建工程寿命不长的技术原因主要是碱集料反应。其他因冰冻、化学腐蚀、钢筋锈蚀和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原因而造成的破坏,都是缩短工程寿命的重要因素。当前工程实行招标制,业主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加之当前建筑业竞争十分激烈,出于利益考虑,建设单位中标之后不愿意、也无能力为提高工程耐久性而付出经济代价。有时明知采取某项新技术措施有好处也只能不用,工程技术人员也无法效力。有的工程也提到保证100年寿命,但如何界定工程的寿命困难太大,也就不具备约束力。
四位院士认为,在未来20-30年内,我国的基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基建工程寿命以节约资源、能源应当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除了加强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基建工程的耐久性外,还应该着重通过制度建设真正地把加强耐久性、提高寿命落实到工程实践中去。比如在工程招标时应明确提出“工程不小修和不大修的年限”,如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2年不小修、5年不大修;桥梁10年不小修、20年不大修等等,并与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有奖有罚。院士们特别指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实施过程也特别复杂,需要政府、企业和科技界人士通力合作拟定详细的指南。本报通讯员 嵇宏李小男本报记者 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