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贵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人才是关键。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十五”人才开发工作,科学编制并实施“十一五”人才规划,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贵州人才资源开发,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五”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省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推出了《关于贯彻<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和<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并完善了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以开发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点,扩大人才资源总量;坚持以稳定现有人才为重点,进一步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坚持以政策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努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得到改善。2005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92%,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达到392人。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由2000年的39%提高到2005年的57%;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能级比由2000年的1:7:24调整为2005年的1:6:15;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下的占78%以上。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在进一步完善民主、扩大竞争、推进交流、促进能上能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成效。逐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积极推进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科学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三是人才培养开发形成新局面。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得到全面发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88%;实施国家和贵州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工程和计划,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十五”期间全省评聘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2600名,培养和引进博士450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3个;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专业和知识更新培训94万多人次,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培训4100多万人次,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人才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到2005年底,全省已建立人才市场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111家,初步形成以省、地、县属人才市场为主渠道、其他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人才市场体系。五是人才管理逐步向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人才和工资管理系统。围绕干部任用、公务员管理、人才评价激励、人才市场管理、人事争议仲裁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初步形成贵州人才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确立
贵州
“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编制人才开发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编制《贵州省“十一五”人才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之前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按照中组部、人事部提出编制人才规划需要研究的16个重点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提出了6个重点调研课题,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承担课题的单位及个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开展省内外调研,完成了课题并写出了专题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规划》对“十五”期间的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肯定了成绩,找出了差距,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十一五”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形成了“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十五”计划相比,“十一五”人才开发基本思路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把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现有人才培养,着眼于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突出人才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强调以人才开发的适度超前,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规划》基本覆盖了各类体制领域和贵州各个产业、行业以及区域的人才开发。三是突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构建服务平台,实行重点优化人才成长小环境与大力改善人才成长大环境相结合,针对贵州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的实际,提出以重点优化人才成长小环境,带动和促进全省人才成长大环境的改善,以此走出一条加快人才开发的新路子。四是突出规划的宏观战略性、中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规划既有远景目标,又有一批重大的人才开发项目计划作支撑,比较务实;五是突出人才开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人才开发规划作为重点专项规划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衔接,浑然一体。
提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人才开发目标任务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扩大人才工作视野,创新人才观念,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坚信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为了体现科学的大人才观,以充分挖掘和发现人才,培养和造就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人才,编制规划注重拓展人才的认定范围,按照中央新的人才统计口径重新测算人才总量。新的人才资源类别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对公有制人才资源,采用组织人事部门统计的数据,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采用国家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技能人才则采用省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2005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为157万人。注重科学预测“十一五”时期的人才增长速度。规划原拟按照贵州“十一五”期间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的速度,设想“十一五”期间人才总量年均增长7%,后经过反复认真研究测算,这个速度按贵州现有条件难以实现。有关研究表明,随着人才成长环境的逐步改善和人才使用率的逐年提高,人才总量年均增长率将有所下降,贵州“十一五”人才年均增长5.7%可以基本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5.7%的人才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与贵州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注重科学编制“十一五”人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贵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重要步伐”的奋斗目标,《规划》提出贵州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结构调整目标和人才职称高、中、初级能级比的调整目标,明确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主体,以稳定现有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开发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着力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营造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环境、加快培养开发贵州重点产业和行业需要的人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动贵州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转化。
制定实事求是的人才开发重点项目计划
要使人才开发的总体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将各主要任务进行细化,以一些重点项目作支撑,这既是完成各项人才开发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审批、核准项目,安排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的必备条件。为了把项目做实、做准,《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认真吸取各有关部门意见和所报的项目计划,注意把国家的项目与地方的项目结合起来,把省的项目与部门的项目结合起来,把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结合起来。认真考虑省情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充分调动部门、单位的积极性。项目计划初定后,反馈给各有关部门咨询和对接,同时认真听取专家组的意见,与有关单位核定落实,最后经省发改委和财政部门综合平衡初审,报省政府审批。“十一五”期间,规划贵州落实人才开发的重点项目19项,其中除“十五”沿袭下来的6个项目外,新增13项,经费预算合计近10亿元,除国家下拨的专用资金、教育专项经费和“十五”财政投入资金续用外,新增财政经费4亿多元,基本可以满足贵州“十一五”期间人才开发重点项目投入所需经费。
贵在落实,推进人才开发
为使“十一五”人才规划落到实处,贵州把编制《规划》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前期加强调查研究,打好基础;中期加强衔接,积极吸纳各方面的意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后期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重点项目计划的落实。送审稿上报省政府后,即草拟《规划》重点工作和项目的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明确牵头单位、协办单位和完成时限。对一些急办事项或条件具备的项目,即开始实施。如《规划》拟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就分解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分别组织实施而且进展顺利。为了进一步落实“十一五”人才开发的经费保证,《关于落实“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由各有关单位向省财政申请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的请示》已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原则通过,目前各项目牵头单位已开始编制预算并积极同财政部门沟通。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即将推出。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接受教育的办法,已经完成调研草拟工作,待进一步论证、修改后报省政府审定。 作者:侯丽江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