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省精神文明办、生活报等单位发起,覆盖3175个社区,数百万群众直接参与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邻居节,尚属全国首次邻居节让社区娱乐活动如火如荼。张清云 摄
由生活报等单位发起的邻居节活动,正成为我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历时5个多月,覆盖3175个社区,数百万群众直接参与活动,刚刚闭幕的全省首届邻居节在龙江大地掀起了亲邻热潮。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邻居节,这在全国也是首次。
一封读者来信引出邻居节
“楼住的越来越高了,可邻里关系却越来越疏远了。”从2004年开始,生活报编辑部就不断接到读者来信反映说,现在的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一名市民在来信中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两年前他举家从哈尔滨市道外区搬到了南岗区一新小区,一天爱人回家时在家门口遭劫,高声呼叫求救,邻居竟无一人出面相助。与这位居民经历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他们都提出了建设相互帮助、相互守望的和谐邻里关系的建议。
读者反映越来越强烈的邻里关系问题,成了生活报采编人员议论的热门话题。生活报在哈市300多个社区内进行了民意调查,并对南方一些发达地区开展邻居节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2005年6月,生活报与省精神文明办、哈市民政局等单位一起,在哈尔滨市发起开展邻居节活动。活动筹备过程中,生活报不但征求了省市区相关部门的意见,也广泛采集了普通居民的呼声。
邻居节活动一开始就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到半月的时间,编辑部就接到市民来信近3000封,接待来访市民千余人。哈市的300余个社区,都通过各自的形式配合活动开展。邻居节活动不但引起我省媒体的关注,在全国网络媒体广泛传播。
紧扣“和谐”区街积极响应
开展邻居节活动,生活报明确了“以点带面、以面促面”的推进思路。生活报编辑部与哈市多个社区事先沟通,并在道外区仁里地区首先搞活动。其后,活动在道外区大面积展开,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以至松北新区都先后加入进来。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哈市参与开展邻居节主题活动的社区占到社区总数的80%以上。群众歌手赛、社区秧歌赛、庭院运动会、敲门日、形象大使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群众性的亲邻热潮。生活报以一百多个版面,通过邻里故事、金点子、征集节徽、节歌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并在2005年10月16日在北方剧场举行了邻居节闭幕晚会,使2005年的邻居节活动达到了高潮,并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顺民意设置全省邻居节
“开展这项活动很有创意。可先开展好活动,有了一定基础时再考虑设置全省性节日问题。”2005年的哈尔滨市邻居节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专门作出了批示。省精神文明办在哈尔滨市邻居节对哈市道外区、道里区、南岗区等几个举办活动情况比较好的区进行了调研,听取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与街工委书记和社区主任座谈,和普通居民面对面唠家常,总结了邻居节活动经验。
今年4月25日,省精神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邻居节活动的方案》,明确指出,邻居节活动要“突出以民为本,突出自教自助自娱自办,突出城区、社区指导、新闻媒体引导,突出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原则,推动广大市民共建文明家园,共树文明新风”。全省首届邻居节于6月25日启动后,生活报继续发挥媒体的倡导和组织作用。各地市文明委和相关部门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亲邻活动,连远在北疆的漠河县也组织了邻居节特色活动。
“邻里相见招招手,谁有困难帮帮手,美化环境动动手,社区安全联联手,文体活动牵牵手”,哈尔滨市开展的“五手互动”得到市民广泛认可。
道里区组织百个社区同时举办趣味运动会,建爱心门铃、雷锋信箱、互助绿卡、开心广场,增进邻里亲情。道外区举行了“快乐一天”活动演示会,110个社区普遍开展主题活动,居民间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好。哈市540多个社区被调动起来,普遍开展了邻里恳谈日、社区劳动日、扶贫济困日等“社区三日”活动,各区还结合各地特点,开展了单元见面日、家庭互访日、邻里恳谈日、扶贫济困日、敲门日等活动。
邻居节活动给社区带来了一些富有深意的变化:有事知道找谁帮忙了,一些邻里纠纷悄然化解,管闲事的人多了,不文明行为少了……邻居节期间,很多居民在受助和助人之后,激动地说:世上还是好人多,还是做好人好。
读者建议成为固定节日
11月21日,全省首届邻居节在黑龙江电视台2800平方米演播厅圆满落幕,并颁发了邻居节活动组织奖、形象大使奖、好邻居奖。省内外多家媒体对晚会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近日,生活报的热心读者纷纷来电话询问,下一届邻居节怎么搞。他们希望邻居节不要搞成“一阵风”,要将其“长期固定下来”,形成一种民间节日。一位市民在来信中说,邻居节是一种寓教于乐、群众能广泛参加的大型活动,比起宣传标语、口号和简单的文件更具有现实意义。固定的邻居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邻居节十大特色活动
家庭趣味运动会
历时两个月,100个社区同时拉开战幕。
话剧《竹林的故事》
哈尔滨市青年洪利赶写了首部反映街坊邻里间喜怒哀乐的话剧《竹林的故事》。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几十万市民观看。
邻里敲门日
500多个社区同时举行,主题是敲门送祝福。
大龄青年鹊桥会
在兆麟公园,邻居节大型鹊桥会上,千名市民赶来相亲。
居民楼对歌赛
为沟通邻里亲情,道外区仁里地区组织。
形象大使选拔
十名选手成为活动形象代言人。
旧物互换大集
道外区振江、太古、东莱、胜利四个地区千余名居民参与闲置物品交换。
广场自行车大赛
8月至10月初举行。
宠物大赛
在道里区安康社区,宠物表演赢得了居民们的欢笑声。
约会老邻居
道外区诚邀老居民,开展邻里乒乓球赛、歌会、签订邻里文明公约等活动。
和谐进万家近邻胜远亲
本报评论员
邻居之间相识、相知,进而信任、互帮、互助,是都市人的渴望。
那么,是什么使大杂院时代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渐行渐远,又是什么使我们不愿承认自己也有沟通的需要,爱与被爱的渴求。难道,家庭仅是楼海中的一座孤岛。邻居节在城市持续升温,让人感慨万千。
单元楼,水泥盒子,物的阻断造成了情的隔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昔日的梦想变为现实,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似乎已经不必再到邻居家借头蒜,讨棵葱。生活节奏变快,时间就是金钱,感情投入有时也是投资也有成本,没时间交往,没必要和无关的人交往更让邻里变得生疏。相互尊重个人空间、隐私,就不好意思有事没事地敲敲邻居的门。客观的、主观的因素迭加起来,让转型期的城市人无可奈何地老死不相往来,有的人甚至对邻居的姓名和工作单位都一无所知。
然而,渴望交往,向往温情,帮助他人并得到他人的帮助,追求以爱为纽带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人类善良的本能,冷漠与疏远的“高楼效应”的背后,恰恰蕴含着对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渴望。
邻居节的灵感正是产生于这样的土壤。去年6月30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生活报》在哈尔滨市倡导发起的邻居节活动款款降临。今年4月25日省精神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邻居节活动的方案》,6月25日全省首届邻居节启动。
紧锁的房门打开了,怨气纠结的眉头舒展了,认识的不认识的,楼上的楼下的,见面寒暄,问寒问暖,大爷大妈的笑脸,中年人放下矜持后的温和,孩子们叽叽喳喳的交流,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心里甜甜的、润润的。
千金买屋,万金择邻。有人说,邻居节是一个创造,她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的载体,可谓恰如其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社区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而邻里关系,又是社区里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怎样的职务、职业和社会地位,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在邻里关系中都是平等的社区人、社区成员的角色。邻里和谐,文明祥和,才可能让人人心情舒畅,人人有归属感、安全感,生活才能丰富多彩,有了邻里和谐的音符,就可以汇集成全社会和谐的交响。
当然,建立起稳固、良好的邻里关系,还要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一天两天立竿见影。邻居节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要彻底消除城市人心灵的隔膜,还需一个长期的春雨润物的过程。目前,在一些地区,参加邻居节活动的人中老年人居多,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中年人,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如何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具吸引力,如何建立长效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集思广益。邻居节在封闭的人际关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衷心希望由此产生的和谐与温情荡起更大的涟漪。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