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总结会上获悉,列入此次试点的内蒙古3个盟市有近百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不同程度受到工程建设、耕作造林等人为破坏,其中一些重要遗迹已经消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文博专家呼吁,不要让祖先留下的珍贵文物古迹毁在今天的“建设者”脚下。
据一些文物工作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托克托县哈拉板申西古城遗址、碱池村古城遗址先后在水利工程建设、农民平地耕作过程中彻底消失了。
赤峰市是内蒙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3个试点盟市之一。文物普查人员发现这个市下辖的每个旗县区都有文物古迹消失现象,有一个旗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达9处,占到当地文物点数量的3%,其中4处文物点被推掉建成了厂房,2处文物点之上建起了移民新村,其余的被平整成为了耕地或林地。
内蒙古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张文平说,基本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次普查中发现,基本建设成为破坏文物遗迹的“罪魁祸首”,表明一些地方政府文物保护观念差。
许多基层文博工作者呼吁,地方政府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协调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避免在经济建设中的破坏行为,并严厉打击损毁文物古迹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