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子网吧”在常州一家社区试点开张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前去免费“泡吧”,如此既能监督孩子上网又能与孩子多作交流,居民们开心地称之为“绿色网吧”。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网瘾青少年已多达200余万人,孩子因沉迷网吧而迷失方向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让家长、学校和整个社会头疼不已又无可奈何。常州开办亲子网吧这一探索性的举措,旨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公益功能,为避免和戒除“网瘾”构筑一道防火墙。对此,“中国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及省市有关方面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社区“亲子网吧”的模式开了国内先河,值得推广并予以完善。
现实问题>>>
三成网吧接纳小孩
前两天,常州北港小学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六年级学生陈杰(化名)的成绩每门都达到80分以上,可就在不久之前,他考试还几乎从来没及格过,原因是他天天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属于典型的“网瘾少年”。而这一切的改变,正是得益于他所在社区开设的免费“亲子网吧”。
陈杰家住常州星港苑社区,父母由于平时都在外忙,无人看护的陈杰犹如一匹脱了缰的“小野马”,小小年纪便闯进了学校附近的黑网吧,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和零用钱都交给了网吧。陈杰说,在烟雾缭绕的网吧里,他最喜欢打网络游戏,有时还学着成年人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页和信息。
一个月前,老师将陈杰带到了星港苑社区的“亲子网吧”,教他浏览网页,查找一些有趣又能学到知识的资料。他父母也抽出时间陪他泡在“亲子网吧”,谁知几次一来,陈杰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用网络找资料学习,再加上老师在“亲子网吧”严格监督管理,如今他已告别了网络游戏。
然而,没能像陈杰这样转变的孩子还有很多。“一碗方便面+一瓶水+网游+一个人=一整夜,网吧中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常州一位经营连锁网吧的老总邱先生昨天向记者坦言,大量的顾客都集中在35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而最为突出的则是学生群体,由于这些孩子自控力差,很容易上瘾。为此,常州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也着重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进行了查处,发现全市有近三成网吧均出现非法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目前已检查并立案处理的案例有115件。
探索之举>>>
社区开设免费网吧
虽说近几年电脑正快速走进居民家庭,但孩子们还是特别喜欢在网吧上网,这样一方面可以逃离父母的监管,另一方面则是网吧氛围让他们愿意呆着。如何良性解决家长与孩子面对网络所产生的隔阂?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网瘾少年”摆脱不良网吧的诱惑?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
今年,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区星港苑社区迈出了尝试性的创新一步——设立免费“亲子网吧”。据介绍,常州钟楼开发区现有8-16岁青少年1500多人,其中已入住星港苑社区的未成年人就有400多人,如何利用社区服务中心较为完善的设施条件,通过资源共享,关爱居住在这里的未成年人,成为星港苑社区探索的一大课题。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星港苑社区首开免费“亲子网吧”,并出台了一套管理制度。
昨天,记者在这家社区“亲子网吧”内看到,11台崭新的台式电脑,专业的指导老师,五六位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正在饶有兴趣地上网浏览网页,而有些平时不大接触网络的父母倒是十分谦虚地坐在孩子旁,不时对孩子面前电脑屏幕上跳出的窗口指指点点,“这是什么?”“哎!楼房图片出来了!”北港中学初一学生吕孜健打开“中国地图网”,查找到了北京故宫的卫星图片,点开后告诉坐在身边的妈妈:“这是北京故宫的卫星地图,是卫星拍摄了以后上传到网上的。”母亲赵女士会意地点点头。
居住在星港苑的刘倩同学在母亲的陪同下几乎每周都要定时来这里“充电”。据了解,社区“亲子网吧”一般是在每周六开放,遇到长假,“亲子网吧”则天天开放。记者看到刘倩同学正抄写刚刚查到的课文课件资料。她告诉记者,来这里就是阅览一些资料,以备第二天上课使用。
一些家长告诉记者,社区“亲子网吧”环境很好,而且辅导的老师已经将绝大部分的不良网站屏蔽掉,这样孩子来上网就不会接触那些不健康的信息了。学生家长赵女士笑着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陪着孩子一起上网,还能增进母子间的感情。
北港小学的李纯德老师在社区“亲子网吧”内主要负责管理和辅导孩子们上网,他在提到陈杰等同学的“巨大变化”时,脸上流露出一丝自豪:“像他这样的孩子,被我们‘亲子网吧’感染后‘改邪归正’的不在少数!”李老师告诉记者,“亲子网吧”成立后,他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就轮流来这里辅导孩子们上网,有时来的学生和家长很多,只得将机房外的空调房腾出暂时让学生看书,然后轮换上网。李老师说,成立这个“亲子网吧”的初衷与现在他们努力做的是一致的:“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上网空间,让家长和孩子互动,帮助那些沉迷于网吧的孩子从‘网瘾’中解脱出来。”
政府声音>>>
推广还得“添把火”
常州市钟楼区宣传部刘玫副部长告诉记者,当初在星港苑建立“亲子网吧”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再进网吧,只会采取粗暴的打骂或威吓手段,这样直接导致一些有逆反心理的孩子非但不会迷途知返,反而变本加厉。“亲子网吧”的成立,正为这些需要家长陪同引导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健康的上网渠道和平台。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家长忙于生计,对现代信息技术不甚了解,片面地认为只要是上网就是不好的,进而盲目禁止孩子正常的上网,这是一种家长急需纠正的意识误区。不过刘部长也坦言,社区“亲子网吧”的广泛推行还要“添把火”,譬如资金、场所、人力等方面都得跟上,而且“亲子网吧”的具体操作运行还在摸索中,下一步的计划并非盲目推广,而是尽力在现有基础上丰富“亲子网吧”的内涵,比如增加网络设计学习环节、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等,着力避免单纯上网浏览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枯燥感觉。
常州市“绿色互联青少年辅导中心”负责人孔匡建就此则表示,团中央目前正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绿色网吧”,以帮助更多的孩子戒除网瘾,健康地接触网络,并且恢复正常的生活。据他所知,“亲子网吧”这种操作模式在国内还是“开先河”之举。不过他感觉,由于未成年人中的中学生大多带有一点逆反心理,他们愿不愿意长期在父母的监督下上网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如果“亲子网吧”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它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为分管常州文化市场管理的“一把手”,常州市文化局丁一副局长认为,就改变目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个问题而言,“亲子网吧”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而“亲子网吧”作为一项巨大的工程,网络费用、人事工资以及设备来源和维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昨天,江苏省文化厅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周副主任也表示,社区“亲子网吧”的形式很好。应当说,社区开设免费的“亲子网吧”与市场化运作的网吧并不矛盾,社区网吧主要是给一个较为固定区域内的孩子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而且此举反过来也能促进市场网吧加强自律,共同营造出健康的上网环境,努力减少“网瘾少年”的出现。
专家评说>>>
引导孩子“用”网络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随着电脑功能的日益增多,所带来的负效应也越来越多。就此,记者昨天分别连线采访了国家有关机构和权威人士。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人员张珊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6年7月《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4.9%,人数大约为1832万,“网瘾少年”比例超过200万人。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在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中,当问及“你是否赞成孩子玩网络游戏”时,76%的家长表示反对。然而在回答“你知道孩子上网都玩一些什么游戏”这个问题时,竟有73%的家长表示不知道。这说明问题有时并非全怪孩子,家长对于网络的认知同样存在缺憾。
“中国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第一人”、“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专家顾问、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从在美国考察时的情况注意到,美国的青少年很少有产生“网瘾”的,更不会发生如我国这样“网瘾”成为社会性的大问题。他说,美国网络的普及率比我们要高得多,但是大多数父母都会看着自己的孩子上网,这样也就很少会出现什么问题。
“我国的网络文化还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管。”陶宏开表示,据其了解,2004年6月,我国中文不良网站的数量为13000多个,而到了今年6月,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个数字激增为74000多个!他强调:“要知道,其他语种不良网站数量整体增长比例只有48%啊!”陶宏开认为,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大环境下,孩子上网和监督的问题,不是说家长陪着孩子、看着他们上网就可以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到底上网干什么?在某些家长的意识里,是要孩子健康地“玩”网络,而不是好好地“用”网络,在他们的思维当中,网络已经沦为一个巨大的“玩具”,是“玩”的载体,而不是学习、使用的工具,如此一来根源性的目的就错了,还谈什么正确引导呢?
“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星港苑社区开办‘亲子网吧’,给未成年人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这一创举是解决网瘾的良方,从预防入手,以疏导为主,加强亲子互动沟通,引导孩子科学上网。”陶教授还表示,常州有这样的“亲子网吧”,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一方面固然是为孩子们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府对未成年人上网成瘾问题的极大重视。但同样要看到的是,不良网吧、不良网络文化太普遍了,一两个健康的“亲子网吧”尚难以起到太大作用,社会各界要做得更多的是“正本以清源”,加大网络文化监管力度,杜绝不良网站和不良的网络文化,培育或扶持更多类似的“亲子网吧”出现,以帮助中国的下一代在信息时代中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要端正家长们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电脑网络不是孩子们的“游戏机”,它应该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知识服务,对孩子要引导他们去“用”,避免引导他们去“玩”。
本版撰稿 肖蔚 毕俊星 李恒栋 本版策划 周建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