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2日,在新疆打工的甘肃民工杜养富为救柯尔克孜族落水少年而英勇牺牲,留下了身怀六甲、生活无助的妻子张金铃。刘枫在报道英雄事迹的同时,呼吁全社会帮助英雄的亲人。短短十几天时间,各族群众捐出20多万元。 张金铃生下女儿小佳佳后,刘枫象亲人一样地关心她们,时常看望她们,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给小佳佳买新衣。2005年10月,张金玲因手术住院,刘枫专门去看望并送去了500元钱。
1997年春天,刘枫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尉犁县群克尔牧场采访,当她走进维吾尔族牧民帕达木汗冰冷如窖的家,看到灶台边没有粮、没有柴,土炕上铺着一条千疮百孔的破毡子时心里难过极了。那天,她和干部们坐在帕达木汗床头上,研究了如何帮助帕达木汗一家脱贫的“约法三章”:将帕达木汗作为“三老”人员对待,每月补助80元;牧场拨出10亩熟地,帮她种上粮食;将她破旧的房子修缮一新。临走时,刘枫认下了帕达木汗这个“姐姐”,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给了“姐姐”。从那以后,她每年都专程来看望“姐姐”。2000年秋天,当她再来“姐姐”家时,看到墙根摞着刚打下的几麻袋麦子,院里跑着十几只羊,高兴得她当即写下目击新闻《帕达木汗笑了》。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刘枫柔肠百结,却又不乏侠肝义胆,常常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000年,她在克拉玛依采访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殷学新将年轻的妻子活活打死,克拉玛依法院根据其罪行宣判死刑。但是,殷学新家人用钱四处活动、走关系,将其改判为死缓。
刘枫得知后,不顾黑势力的威胁打击、挺身而出,联系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等中央驻疆等10多家媒体的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校量。最后,她和记者们联名写内参,如实地反映殷学新致死人命的情况,并上书到最高人民法院,最后将罪犯殷学新送上了断头台。据当时在场的人说,罪犯在被押赴刑场时还叫嚣:“那个戴眼镜,长头发的女记者,你等着瞧!我在阴曹地府也要拽你下来”!刘枫听了后,不以为然的说,我等着呢,自古都是正压邪,看谁能斗过谁!站在时代的高地上
刘枫深知党报记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她的目光总是投向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坚持原则、敢讲真话,充分发挥党报舆论监督的作用。
2004年夏天,她在天山南麓巴音布鲁克草原采访,看到由于放牧超载、人为破坏、天旱少雨等,草原严重退化。她深入采访调研后,以《巴音布鲁克草原正在变秃》为题,分别以公开报道和内参的形式进行反映,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的重视并作了批示。2005年,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投资1亿元的国家项目《巴音布鲁克60万亩草原治理》开始实施,当年到位资金2000万元。
2005年春,刘枫在采访中发现南疆许多农牧区基层党支部书记待遇很低,出现了“书记拿得不如阿訇多”的情况,严重影响基层干部积极性,一些党支部书记提出辞职。她意识到这将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稳定和建设,也容易使民族分裂分子钻空子、搞破坏。她怀着一颗强烈的责任心,连夜赶写了题为“八成书记辞职不干,红色政权产生动摇”的内参。
内参引起王乐泉书记的重视,立即安排党委组织部进行调研。当年秋天,自治区下发文件由财政拨出专款,提高了牧区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稳定了基层组织和队伍。和静县县长才仁说:“希望多一些像刘枫这样胸怀大局,深入群众、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记者。”
今年3月,她在采访中了解到,克拉玛依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事件非常严重,于是就沿线采访了有关领导、输油工人、公安人员和当地群众,写出了报道《新疆石油管道遭遇“油耗子”啃食――一年损失1500万》。在新疆日报刊发后不久,引起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关注,并将其转发到《情况反映》上。五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永康、王乐泉分别做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组织力量集中整治、严厉打击。
流淌的真情
像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刘枫在为事业拼搏的同时,也付出了爱的代价。
1995年7月,她去帕米尔高原采访,历时一个多月。下山那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委一位干部拿着一份加急电报给她,并说:“要是家里有急事,我们派车送你!”她接过电报,上面写着:哥病重,速回!发报时间是5天以前。她跳上车日夜兼程往回赶,近2000公里的路两天两夜赶到克拉玛依。然而哥哥已经走了,但眼睛却还睁着。她知道哥哥在等她,轻轻为哥哥合上了眼睛,那年哥哥才46岁。
哥哥大她6岁,小的时候生活困难,正长身体的哥哥常常吃不饱,虽然瘦得皮包骨,却坚持每周六去幼儿园接妹妹回家。哥哥总是背着刘枫走,爬在哥哥背上,哥哥凸起的脊骨硌得她生痛,一路上她总是把一周来存下来的好吃的喂给哥哥吃,听他讲故事。妈妈说,哥哥走的那天晚上,捏着和妹妹小时候照的照片不放,刘枫哭啊哭,她无法告诉妈妈,帕米尔多么远多么高,那里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信号、再加急的电报也要传递几天甚至十几天。至今,想起那一幕,她就伤心落泪,没能见哥哥最后一面,是她永远的心痛。
2006年5月的一天早晨,刘枫的女儿珊珊过马路时不慎被车撞,左小腿两处骨折。手术后没几天,刘枫就洒泪告别病榻上的女儿、奔赴伊犁采访。等她一个多月后归来,女儿仍是高烧不退,并且每次换药时,总是把妈妈赶出去。那天刘枫坚持在场,当她看到那骇人的伤口时,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只见伤口像一张嘴张着,里面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刘枫心里像是被割了一刀,一滴滴地淌着血。她问珊珊:“傻孩子,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早点告诉妈妈?”女儿回答:“你工作那么忙,我不想让你分心,再疼我也能忍。”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掉下了眼泪。最后,经专家查明伤口长期不愈合,是手术感染所致。7月底,珊珊又做了二次手术,术后第4天,刘枫又背起行囊去独山子采访。与女儿告别时,她泪如雨下。她说,她欠女儿、欠亲人的太多了。
刘枫的付出,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奖赏:她采写的新闻作品,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10多次获得全国党报好新闻奖和新疆新闻奖一等奖。她先后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新疆十佳新闻工作者”、“自治区先进女职工”等光荣称号。
2006年8月15日,刘枫光荣地获得全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喜获殊荣后,她平静地说,这个荣誉是我的,更是新疆新闻界的。没有党组织的精心培育和各级领导、广大同仁的支持帮助,没有各族人民走向新生活的伟大创造作为采写源泉,就没有这一切。我将从零开始,永远前进,永远攀登,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作者为新疆日报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