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1月28日电(记者王汝堂)与一般人总是想干大事、挣大钱相比,养路工王青云的想法非常“另类”——从上世纪70年代末干上养路护路这个最普通的行当后,至今已整整28年。期间有多次找上门的机遇,可以换个更“光彩”、更有“地位”、收入更高的岗位,但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他拒绝所有的“提拔”,他的“宏图大志”就是把他所管的10公里路养护成全县最好的路。
王青云是山东省东明县公路局的养路工,人们开玩笑说他是“养路世家”,因为他父亲干了16年养路工,1978年退休后他接替上岗,父子两代至今已护路44年。
“每天早晨五六点就得起床,在行人上路之前把道路清理干净。”养路工这个活儿,如今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王青云却干得有滋有味。28年前他刚干养路工,当时东明县公路的路况还比较差。有一次,一辆拖拉机因为公路上破损的坑槽不幸翻车,司机摔得满脸是血。那次事故让王青云感到,自己的岗位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很有价值,“有了养路工,公路才畅通!”
从此,王青云把所有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在了所管护的路段上。凭着一把铁锹、一把扫帚,他填平了路上无数个坑洼,扫走了车辆落在路上的石块杂物,让路边每棵树都长满生机。为养护好公路,他发明了“简易泄水槽”,他这项成果在东明县三条公路上推广,与常规“水泥泄水槽”相比,一下节约15万元。
二十多年日日与路相伴,王青云对自己养护的道路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如果这些道路出现了破损,他感到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受了伤一样”。
他养护的这段106国道由于长时间超期服役,路面经常出现破损。本来可以报计划、申请资金统一修复,但王青云却等不得,他蹬着农用三轮车四处找寻碎砖头,再用铁锤砸成碎渣,拌上黏土,填补进公路上的坑槽中。转眼之间,破损的公路又变平坦了。王青云却说:“道路平坦了,自己心中才平坦!”
王青云养护的路段设计年限为10年,由于他和工友们的精心呵护,这段路已延长使用寿命16年。仅此一项,可为国家节约资金上亿元。
几十年前王青云的工友,如今有的下海成了“老板”,有的提拔成了领导干部,其中一位如今正是东明县公路局分管养路工作的副局长。考虑到王青云的工作表现,组织上多次提出给他换个岗位,或者当个护路段段长,或者当个记账的会计,但王青云都拒绝了。他说:“不是我风格高,我就是喜欢做养路工,每天与这条路相伴,我非常快乐。”如今,王青云仍然每天早出晚归,与路相伴,怡然自得地谱写着一个普通工人的“美丽人生”。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