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价已千夫所指 资深书商揭秘书价虚高原因
当高书价成为千夫所指,卖书人却纷纷鸣冤叫屈。记者通过采访来到读书月的众多国内资深卖书人,为您揭开蒙在书价上的神秘面纱。来看看——
曾经,我们在5毛钱一册的小人书、两块钱一册的尼采著作中度过青春的光阴;如今,普遍二三十元的书价和动辄成百上千元的画册、丛书,甚至数万元一册的所谓“金书”,开始让读书人在买书前费尽思量,抱怨连连。
这厢,多家书店竞相打折、豪气冲天;那厢,不少曾经辉煌的民营书店却风雨飘摇,倒闭关张。 面对图书打折潮,有的新华书店我自岿然不动,有的则悄悄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开始用低价拉拢读者。
当许多读者频频指责书价“虚高”,令图书变为生活奢侈品时,无数新华书店经营者和民营书店老板却叫苦不迭,满腹委屈。
纵观图书业的如此乱象,不外乎都围绕着一个敏感的词汇:书价。当前书价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卖书人究竟是暴利还是微利?书价究竟有没有超过读者大众的心理底线?读书月期间,来自全国23家城市新华书店的经营者齐聚深圳,召开第二十届城市新华书店研讨会。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这些资深“卖书人”,请他们拨开书价的迷雾,深入挖掘图书流通环节奥秘,将图书价格门槛的真相看个清楚。
质疑
“精神食粮”价格门槛有多高
读者对书价水分的猜疑并非空穴来风。在互联网上,一篇题为《新华书店为何不为民让利?》的犀利文章矛头直指很少打折让利的各地新华书店,获得了无数读者的响应。这位作者通过20年来书价的涨幅与人民收入水平涨幅的对比关系分析,得出了在目前普通图书的定价中有较大让利空间的结论。书一贯被美其名曰“精神食粮”,而如今,这种“精神食粮”价格门槛究竟有多高?书价有没有成为知识传播的“绊脚石”呢?
在深圳图书馆,记者分别对比了同一种图书在不同时代版本的定价,发现普通人文类读物20年来的定价涨幅在10倍左右。例如,1982年出版的《红楼梦》定价3.7元,2006年出版的平装《红楼梦》定价54元,涨幅约15倍;1985年出版的《天龙八部》定价12.7元,2002年出版的定价110元,涨幅约9倍;商务印书馆分别于1978年、1983年、1996年、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定价分别为5.4元、22.8元、55元和60元,涨幅为11倍;1984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定价13.1元,2001年平装本定价178元,涨幅约14倍。不难看出,虽然2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书价的增长幅度仍然是比较惊人的。武汉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吕丰勤对记者说:“我在图书发行行业干了30年,亲眼看到图书价格的飞涨。应该说,书价过高肯定会抑制图书消费,我比较理解读者的心情,因此我们旗下的书店会适时、适度地打折让利,让书价尽量不要成为读者阅读的门槛。”她举例说,《哈利·波特》的前三集在武汉新华书店49个网点卖出700册,当第四集《凤凰令》上架后,他们尝试以八折销售,结果卖出了8000本。
揭秘
拨开书价的神秘面纱
在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中段的一排小吃店前,每到傍晚时分,就会有一个露天书摊摆了出来。许多当下的畅销书在这里都成了“五元书”、“十元书”,捧场买书的人还不少。有知情者透露,这种书摊上并非都是盗版书,而是来自所谓的“特殊渠道”,由于书价超低,所以有不小的市场。这不禁令人疑惑,一本图书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图书定价是怎样出笼的?一本书的真实价格如何判断?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部分对图书成本与定价流程较为熟悉的卖书人。南京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朱学东为记者介绍说,图书定价一般是以印张为单位计算的,一本200页左右的32开图书大约13个印张。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图书每印张平均定价为0.172元,1997年上涨为1.023元,现在图书的定价一般为每个印张2元左右。也就是说,一本200页左右的32开平装图书普遍定价应为26元左右。发行量较大的工具书、畅销书、再版书,平均定价略低10%;发行量较小的科技、社科等专业图书,定价会贵10%左右。读者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一本书价格的高低。
在一本书的定价里,成本和利润分成比例是如何划分的?中国图书商报副总编陈斌为记者分析说,一本定价20元的书,纸张和印刷费成本在书价中占到25%左右,即它的印刷厂出厂价约为5元;作者稿酬在8%至10%左右;出版社利润一般在10%左右。出版社给一般批发商的出货折扣为六折左右,而这些图书总批发商的利润约为10%。这样,到达新华书店零售门市的利润空间在25%至30%左右。陈斌说:“可以说,当图书打折到7折以下时,一般是无利润可言的。即使全价销售,抛除了书店经营的有形成本,卖书人基本没有暴利的可能。”(王俊 马彦) (责任编辑:刘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