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扎特传》和《性书大亨》之后,擅长传记片题材的捷克导演米洛斯·福曼称此次执导《戈雅之灵》是为完成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梦想。
通过性格孤僻被动的戈雅(斯戴兰·斯卡斯加德饰)的双眼,观众看到了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让-克洛德·卡里埃编剧)。 一个时代的宗教、政治和社会集体癫狂,在戈雅的缪斯女神伊奈斯(纳塔莉·波特曼饰)的悲惨命运中体现到了极致。她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落到了狂暴的神父洛伦佐(哈维·巴丹饰)手中,被西班牙宗教法庭拘捕,饱受折磨和凌辱,直到15年后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她才得以重见天日。但那时的她却满身口水、污秽不堪,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精神面临崩溃。她的苦难还没有到头,为了寻找自己在狱中生下的孩子,她踏上了又一段恐怖而黑暗的旅程……瑞士《新苏黎世报》日前独家采访了影片的导演———传记片大师米洛斯·福曼。
尽管影片的标题中出现了戈雅的名字,但他并不是影片的核心人物?
福曼:我最受不了传记片了———它们充其量不过是银幕版的明星八卦杂志。戈雅是我这部影片中三个主要人物之一。我讲了一个虚构的故事,在其中,这位画家充当的是感情催化剂的作用,将宗教法庭中一位狂热的年轻审讯官和一位商人的女儿联系在了一起,影片的剧情由这两人承担。
你是想讲一个有关宗教法庭的故事吗?
福曼:这只是故事的背景,并不是故事本身。
对你来说,对历史事件的精确还原有多重要?
福曼:我们借用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片中角色背后的推动力。因为这些角色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敏感度和不稳定因素都因人而异,所以同样的历史事件在他们身上产生的是不同的结果。史实对我来说并非如《圣经》那么神圣、不容篡改,只是用来渲染故事的材料而已。《戈雅之灵》中提到的每件事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只不过未必真的发生在片中这些人身上,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可能也略有不同。曾与我合作编剧《莫扎特传》的彼得·沙佛曾这样对我说:“你并不是非得绝对忠于史实,只要忠于历史精神就够了。”
既然你提到了《莫扎特传》,莫扎特与戈雅恰好是同时代的人,你为什么对18世纪如此感兴趣?
福曼:两部影片其实没什么关系,首先因为戈雅和莫扎特这两个人物根本上就是不同的。关于莫扎特,我们如今能找到大量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这些都可用来帮助丰富这个角色,甚至在此基础上虚构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但戈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他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朋友也不多,没留下任何信件、文书。他似乎只通过他的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18世纪的欧洲,每个国家的情况都很不同,18世纪的西班牙其实与17世纪的奥地利更相似。
你早期有许多部影片的主角都是些有点傻气的角色,是一些不愿随大流、笨拙,但同时也很迷人的人(如《飞越疯人院》)。这次你塑造的神父洛伦佐却正相反,看起来像是个狡诈的机会主义者。
福曼:我视洛伦佐的角色为一名唯权力主义者,他相信权力系统可以为他所利用。但是像洛伦佐这样的人恰恰是许多事情发生的动因。这些机会主义者是人类历史变革背后最伟大的加速器,他们可以把个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将之最大化,我觉得这种积少成多的能力有趣得难以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