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全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中央领导同志在‘十一五’规划刚刚起步的时候,旗帜鲜明地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部署全年改革工作时强调。
当前国民经济中出现的投资盲目扩张、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社会事业基础薄弱、社会保障不完善、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根本原因也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
从改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保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成为当前改革的一大重心。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的杠杆,价格领域的改革在资源性产品方面稳步推进。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3月26日起,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水平,并建立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适当补贴的机制,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的大幕拉开。同时,为调节石油行业和非石油行业的利益关系,国务院决定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
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其改革在今年取得阶段性进展。继去年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成功上市后,今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分别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10月,工商银行在两地同时上市。这些银行在股改的同时,公司治理框架初步形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人力管理等约束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全面建设现代金融体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向更加明确。1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此,要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要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整和重组,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得新进展,邮政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划,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重组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9月4日,5个省、市邮政管理局成立,标志着邮政政企分开迈出关键一步。
农村改革在彻底取消农业税之后,又步入新阶段。国务院9月1日至2日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决定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
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月初开始面向全社会征求医改意见和建议。发展改革委今年以来三次按药品用途分类出台调价措施,11月16日宣布的调价,使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平均降价14.5%,降价金额约13亿元。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发出,今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等9个省市,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等单位,承担起这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重任。
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负责人强调:“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起直至改革目标实现,每一年都至关重要,都无可置疑的是改革攻坚年。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继续打好改革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刘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