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宇鑫
“个人合作建房”通俗地说就是一群人联合起来购买土地建造自己的住宅。国内首个合作建房地块位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江路附近,占地面积3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据测算,楼面地价约为4100元/平方米。 加上土建、税费等各种成本,预计每平方米建设成本6300至6500元。再减去一二层商铺、车库出售收益,预计建成后房屋成本价约为5000元/平方米,比目前周边楼盘市场价低了近一半。
价格比周边低三成以上
11月15日,温州“个人集资合作建房”的委托开发商拿到政府挂牌出让地块,5个月后可望动工,将成为全国首例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项目。昨日,温州合作建房的发起人——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表示,通过合作建房的方式盖的房子,未来的房价至少比周边项目低30%左右。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90%以上的百姓支持合作建房的模式。一提到合作建房,最令购房者心动的无疑是相对较低的成本价。“在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中,对所有购房者而言,未来的房价可能比周边同等项目低30%左右。”赵智强坦言,合作建房项目的房子都已经被订购了。
“商品房建设现场会有一个很漂亮的售楼处,还请了售楼小姐,还要做很大的广告,可能还找一个营销策划公司全程策划。还有融资,这些都是开发商的成本,最终转嫁到我们消费者身上。”他说,合作建房进步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把上述费用省下来,并因此减少30%的房价。“我们的楼盘按照路段、规模、参照周边楼盘来说,卖到8000元/平方米是没有问题的。”
房屋的建造成本甚至有可能比开发商还要多。因为合作建房项目需要有组织成本,作为合作组织的日常维护之用。
投机行为目前难以避免
业内人士认为,合作建房模式如此低廉的房价,很可能会成为当地炒房者的温床。对此,赵智强并没有否认:“我们没有必要像经济适用房那样,严格审核合作建房的会员资格。合作建房是新生事物,需要会员的扶持,才能取得足够的资金运转。”
为了避免炒房,合作建房也制定了一些措施。比如每位会员限定一套房子,按照事先约定,利用他人名字买房的办法也是行不通的。另外,时间对炒房者也是个考验。“几百号人一直跟着我们一年多了,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流失掉的,我觉得他不是炒房子,炒房子他可能会跟你几个月,如果跟你一年多的时间他可能是不会的。”赵智强认为,只有真正住房困难的人,才会把期望更多地寄托在合作建房项目上。“所以我觉得从我们设计来说,炒房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大部分还是解决自己住房困难的问题。”
营销烟幕弹解决拿地难题
11月22日晚,北京个人合作建房机构“蓝城”再次热闹了起来。“蓝城”的创始人于凌罡及其合作者们,再次召开项目咨询会,对新锁定的海淀区花园路25号居住用地项目进行商讨。
从最开始的东四十条1号宗地,到去年7月芍药居甲2号地块,再到今年1月的工体4号地,一次次拿地无果而终,几乎让于凌罡和他的“蓝城”淡出舆论视线。也许是受到了温州消息的鼓舞,于凌罡表示,他们这次有八成把握。
然而,在赵智强看来,于凌罡过早公布目标地块却是犯了兵家大忌。“拿地时,相中这个地块的时候不要说,我们当初拿地块的时候放了很多烟幕弹出去,这就是营销技巧的运用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运用一些策略。”他说,合作建房拿地太公开了反而不好,特别是越到关键的时候,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因为到了最后的最关键时刻,不能让任何人跟你举牌竞争。”RJ202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