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本报记者吴东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增加了亲眼目睹的机会。其实,在高科技时代的现在,观赏体育比赛的途径有很多,你甚至可以利用手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观看奥运会比赛。但是,作为人类的最大盛会,奥运会除体育比赛外的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是为举办城市国家带来的特殊礼物。同每届奥运会一样盛况空前的奥运会徽章交流活动早已成为奥运会的“附属品”,以千万枚计的交流量,让来自世界各地的“PIN迷”过足一把瘾。
PIN是什么?
英文“PIN”是小钉扣的意思,而现在已广泛把它当作“徽章”来用。在历届奥运会上,尤其是在主会场的周围,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PIN”。
据专家介绍,徽章起源于欧洲,原本是军队中使用的一种标志,像帽徽、肩章之类。拿破仑时代,军队中已经广泛使用。而在我国,比较早地出现在北洋水师中。体育徽章有着与奥运会同样悠久的历史。体育徽章最早出现在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运动员之间开始交换奥运会徽章。1988年汉城奥运会,世界各国制造的奥运徽章多达1.8亿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徽章交易中心每天的成交额估计约数百万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特制1500多种纪念章,共售出1500万枚,为奥运会筹集了数千万美元资金。2000年悉尼奥运会发行的纪念章多达3000余种。
徽章专家陈绍枢认为,徽章是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见证物,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状态、文化潮流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于它的材质是金属,本身就反映出它有很长的收藏时间,此外,徽章的内容、艺术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不同,决定了它的收藏价值。徽章与其它收藏品相比,有材质好、易保存、浓缩历史故事等特点,其投资前景好、升值潜力大。自20世纪起,徽章收藏逐渐为世人所喜爱,至今已演变成收藏界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慢慢从“收藏”走向“流通”,投资前景大好。
PIN迷
在奥运会PIN交流活动中,既有“地方军”,也有“游击队”,还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所谓地方军,一般屯货量较大,除了别满胸前,还在地上摆个小摊,一般十几天里他们不动地方,而且几天内就能确立自己的领地,也不会遭到“侵犯”。由于相对固定,地方军往往能引来回头客,成交量可观。能够当上地方军的,收藏阅历都较深,徽章的平均价值也都较高。“游击队”喜欢把徽章别在胸前和双臂上,一边游荡,一边吆喝。他们其实也很专业,可能是性格上属于那种坐不住的主儿。相比之下,地方军和游击队都算得上专业PIN迷。记者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采访时,从国内带来一些徽章,每天出门前,也装模作样地别上它几枚,实在不好说价值几何。但每每招摇过市时,竟也让那些“不开眼”的家伙死盯着不放,基本上每天都能换出去。但说出大天儿,像我这样无心插柳的,也就是个业余PIN迷。
奥运会的徽章交流市场,是全世界PIN迷自发建立的一块自由区域。从这个角度讲,相当多的PIN迷完全是凭自己的爱好。其实,中国的徽章制作,经过几十年历程,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种类繁多,在国外很有市场。这就为我们每一个人成为PIN迷打下了基础。借徽章交流参与奥运会文化活动,学习掌握奥林匹克知识,与世界人民广交朋友何尝不能成为你的一个奥运愿望呢?
怎样做PIN迷?
这个问题对很多白手起家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难题。当然,无论当什么“迷”都应该有种执着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除此之外,告诉你一些小窍门儿,也能让你走点捷径。
著名收藏家高文茂说,除了在奥运会特许商品店内购买徽章外,奥运徽章收藏者可以利用各个徽章收藏俱乐部组织的交流交换活动;而在奥运会期间,大量的收藏者还会聚集在比赛场馆外面进行交流和交换,一般来说,这种交换形式是最主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所以现在收藏者可以多买一些同一款北京奥运特许商品,到了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来交换更多的奥运藏品。
奥运徽章收藏家刘洪伟认为上网、去展览会等都是集徽章的好渠道。他的收藏除了通过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之外,也通过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的收藏展览交流活动获取更多信息。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也会每隔两年举办一次体育收藏博览会,这些展会都是我们交流交换的一个主要方式。此外,网络也让藏友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很多奥运商品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换。他还提醒收藏徽章的朋友注意,在进行徽章收藏的时候,大家还需要注意国外和国内对奥林匹克收藏的不同理解。中国人认为体育包括奥林匹克,因此更多的是注重“体育”收藏。但是外国人却更认“奥林匹克”,他们认为奥林匹克就是体育。所以很多外国收藏者在互相交换的时候必须要看藏品之上有没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他们更注重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国发行的奥林匹克收藏品。
据了解,我国的徽章收藏自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发展起来。徽章收藏者越来越多,估计全国有徽章收藏者数十万人。徽章也跨入了“中国十大民间收藏”之列。
中国PIN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的奥运徽章收藏越来越热。截至目前,北京奥组委已发行了500多种奥运徽章,到2008年奥运会时,这个数字将增长到4000多种。
陈绍枢告诉记者,中国的奥运徽章因中国文化而丰富多彩、制作精良。就工艺品而言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的徽章产品。但是,中国的徽章价格,只有国外同类徽章的1/4。按照奥运徽章的升值走势看,2008年奥运会时,应该有50%的升值空间,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至少升值一倍。所以,中国的奥运徽章有非常强的交换和交易价格优势。
中国目前已发行的奥运会徽章不乏精品,有的早已售罄。今年9月8日发行的《中华姓氏全集之一》徽章套装,选用比甲骨文更具完整性、更具图画韵味的金文字体,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根基——汉字与姓氏完美地融入奥林匹克精神之中,以现代徽章铸造工艺,映衬金文铸造之美感,从而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国家博物馆收藏品之一,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56个民族》徽章寓意56个民族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56周年华诞,将国庆、民族、奥运三个概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勾勒出我国56个民族和谐和睦、团结友爱、幸福生活的动人画面。此种邮票形式的徽章在世界奥林匹克纪念品中也属首次。徽章选用金属铜质材质软珐琅工艺,以高档书盒包装,限量发行20080套,极具收藏价值。
《奥运会比赛项目》系列徽章《绒金浮雕福娃套装》、《吉祥福娃运动全集》等也都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徽章具有较高的理性投资价值,同时它还是文化的载体。搜集奥运徽章,不仅能在经济上为您带来惊喜,同时在收集的过程中,也能够让你同奥林匹克结下情缘,记载一段您的追求历史,更有机地将5000年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结合在一起。
RJ076
图一:中国冰坛名将申雪、赵宏博来到徽章市场凑热闹。
图三:都灵冬奥会徽章市场。 本文图片摄影黎晗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