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深两市B股持续走强,不断创出年内新高,从11月14日到11月28日沪深B指涨幅分别达到12.43%和5.92%,与同期两市综指9.39%和10.10%的涨幅相比,沪市B股表现强于A股,深市B股表现则相对滞后。
一般认为11月中旬以来沪市A股在中行、工行、宝钢、中石化等轮番上扬的拉动下应该有很大的涨幅,但统计的数据似乎出人意料,深综指涨幅还超过沪综指;而深市B股的表现明显弱于沪市B股,与原先的设想也有很大差距。
B股走强缘于资金入场
笔者认为,沪市B股指数之所以近期表现强劲,很大程度上缘于新增资金的介入。虽然我们难以判断究竟有多少新增资金参与B股,但从交易所的B股开户数字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9月18日以来,沪深B股新开股东账户近1万户,相当于此前半年开户的总和。以每个新开账户投资3万美元计算,新增资金约3亿美元。一些境外机构也纷纷入场,如富通银行在欧洲募集中国B股投资基金,原定1亿美元的额度在几日内被一抢而空。除了新增资金外,很多休眠账户也开始活动起来,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反映很多几年不见的投资者也开始关心起自己账户的B股了,笔者近期也接到很多投资者的电话,咨询有关B股未来的前景和投资机会。
投资者如此多的关注缘于A、B股并轨的预期,人民币升值也是利多B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在股改基本完成后管理层可能考虑A、B股并轨的问题,也有认为可能会放宽B股公司再融资,还有传可能会允许境内机构投资B股。笔者认为,虽然B股市场的各种传言目前还没有确实的政策佐证,但B股市场确实面临重大制度变革的历史机遇。
升值同样对B股市场构成正面影响,过去近一年来的市场走势也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以外币标价的人民币资产,B股在本币升值过程中受益直接,相对于人民币标价的资产,以美元和港币标价显得更为便宜,市盈率和分红收益率也因为本币升值而降低,股票投资价值凸现。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股票更是直接受益,近期陆家B股、万科B股等持续走强就有看好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当然,对于出口型企业和部分制造行业的公司来说,人民币升值加重了他们的经营压力。
个股表现决定指数涨幅
从11月14日至28日的涨幅阶段统计来看,涨幅超过20%的6家股票分别为陆家B股、外高B股、振华B股、凌云B股、汇丽B股和华新B股,涨幅介于20%至26%之间,这里面陆家B股和振华B股对指数影响巨大,指数差不多2/3的涨幅都由上述两家股票提供,而新增资金大量介入上述两家股票,一方面是因为其业绩不错、概念丰富,能带动市场人气;另一方面也是看中其股本大、流动性好,进出方便。
再看深市,涨幅排名前5位的有3个是ST股,且涨幅最大的也仅16%,涨幅超过10%的9个股票里面只有万科B一个权重比较大,其他一些绩优股如中集B上涨约8%,虽然也超过指数,但赤湾B、鲁泰B、张裕B、招商局B等表现都落后于市场水平。
显然,个股的涨跌差异决定了沪深B指之间的差距,至于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前期沪市绩优股涨幅偏小,因此在11月中旬以来的行情中出现补涨。举例来说,沪市振华B股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几乎是横盘走势,股价没有什么表现,直到11月中旬才开始为资金所关注,而万科B、中集B等股票早在10月中旬以后就持续上扬,至11月中旬涨幅都在20%左右。
未来的操作策略
尽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不同的时间段个股表现并不一致。比如9月中旬到10月上旬,低价绩差股涨幅巨大,而绩优股表现疲软;但10月中旬以来绩优股有所表现,而前期涨幅巨大的绩差股回软。笔者认为,虽然近期部分低价股出现反弹,但基本是投机资金的炒作行为,投资者短线可以适当关注,但不宜重仓参与,毕竟基本面不佳的股票长期看将被边缘化,而绩优股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上升走势。
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仍然是上市公司业绩和分红能力,投资者可考虑在盘中逢低吸纳市盈率和市净率双低、分红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双高的品种,前期披露的2006年半年度报告给了我们较多的信息,刚刚披露的三季度业绩又为我们投资带来有用的数据。
对此,投资者要根据行业和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不能局限于过去的业绩,比如去年每股收益排名沪市前10位的海立股份今年经营形势恶劣,业绩同比将大幅下降,股价也已经显著回落;此外,也有些公司今年业绩有望大幅增长,如金桥、机电等,ST股票中也有因为重组而脱胎换骨的,如*ST联华、ST大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