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后悔有什么用?只能怪自己运气差,怎么偏偏选择了VoIP这行当!”李洁抬起原本低垂的头,眼眶有些发红,泪水开始止不住的滚落:“现在欠下40多万元的债,公司下面的代理商还说要起诉我,我、我……”她哽咽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一天是11月23日,距“中国VoIP第一案”的第二次开庭,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李洁现在正在等待第三次开庭。这位“VoIP第一案”的原告,在成为北大方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宽带)VoIP业务的首家全国代理商以后,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九十余万元的亏空。今年9月初,李洁以方正宽带涉嫌“商业欺诈”为由,将其告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创业VoIP让我激动万分”
VoIP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电话”、“网络电话”,全称是“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其语音系统是通过宽带互联网而非传统的电话网络进行传输,由于成本较低,通话费就非常低廉。以目前国内长途资费标准为例,传统固话运营商的标价是每分钟0.7元,而VoIP每分钟只需0.08元,再加上无月租费、网内通话零费用、安装简单等特点,VoIP技术成为近年以来世界通信领域的“黑马”。
“所以,年前看到这个创业项目时,我激动万分。”今年2月初,网上一则全国代理加盟通告引起了李洁的关注———北大方正VoIP网络电话业务诚征全国代理商加盟。李洁回忆道:“因为此前用过VoIP电话,感觉话音效果不错,而且话费确实低廉,况且这回又是北大方正这个知名品牌在推。”于是她迅速成立北京北方中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中宽),并以一次性支付50400元购买了60万分钟VoIP话费,成为方正宽带VoIP业务的首家全国代理商。“然而噩梦就开始了。”李洁说,3月份,第一批产品下发到自己下属的10家代理商后,相继接到了“产品无法使用”的反馈。
经过两个月的折腾,李洁自己发现了规律:方正宽带VoIP电话在铁通网络能勉强使用,而在网通和中国电信网络上基本都不能用。“意识到这一点,我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你想想,铁通在全国才有多少网络?用不了的网通和中国电信的覆盖却几乎遍及全国啊!
哪里还有市场?哪里还有我生存的空间?”
在和方正宽带经过数次“很不愉快”的协商后,李洁把方正宽带以“商业欺诈”为名告上了法庭。
政策红灯下的斗智斗勇
VoIP领域曝出“第一案”,这本身带点噱头的称呼,非但使北方中宽和方正宽带在近期备受舆论关注,而且把原本潜行在灰色地带的整条VoIP产业链,陡然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由于本身对传统固话运营模式的巨大颠覆性,迄今为止,VoIP在我国并没有正式获得“身份证”。
去年7月中旬,信产部向各地通信管理局和运营商下发413号《通知》,开始态度强硬地要求除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能够在部分地区进行PC-Phone方式IP电话商用试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这项业务。
这是权威部门的第一次明确表态,自此以后,一股封杀VoIP之风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运营商间默契展开,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等地相继出现封杀VoIP事件。然而,VoIP超低的价格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一个怪异的格局开始形成:越是封杀,VoIP的生命力越是顽强,它开始进入居民小区,遍布大学四周,广告贴进写字楼……
11月24日,在北京最大的邮币卡批发市场———马甸市场,记者一进门,就看到“安装网络电话”的醒目招牌。越往里走,形形色色安装网络电话的牌子越是随处可见,并且价钱更低。一家名为“赛元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户柜台上,高高一沓红色的网络电话宣传单十分抢眼,这一家的话费只要8分/分钟。
看到记者很感兴趣地看着宣传单,这个商户走了过来:“想装网络电话?单位还是个人?看看吧,我们的通话质量很好的!”记者问他,政府部门好像不允许安装网络电话,安装以后会不会有被禁的风险?
“不会有风险的!我们已经做这个有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这名商户显得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禁止使用只是说说而已,现在是‘民不举官不究’,最大的可能也就是运营商在技术上攻击我们,我们现在走的是北京网通的线,有技术水平相当高的加密防封杀设备,不会被网通封杀!”
“VoIP服务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在进行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诺盛电信咨询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的VoIP服务供应商会对电话产品层的每一个流出去的数据包进行加密,并加入各种防封杀和反封杀技术,使得运营商无法监测出。“这对设备提供商和服务商的产品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我估计,‘VoIP第一案’里面,北方中宽之所以用不了中国电信和网通的网络,就是由于方正宽带开始那种VoIP产品的数据包没有加密措施,只要一使用,电信运营商就会检测到,最终停掉北方中宽的端口服务。不过现在方正宽带的新VoIP平台,数据包开始加密了。”
定性混沌下VoIP何去何从
“其实在选择VoIP作为创业项目之前,我也曾很谨慎地打电话到信产部,咨询VoIP的性质。”李洁回忆,“当时是2月份,总机把电话转到电信管理局了,一个男工作人员只是告诉我:VoIP不违法。但就这几个字,对我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我才放心大胆地准备做方正宽带的代理。”
然而,等到11月6日此案第二次开庭时,法官首次亮出的信息产业部办公厅的红头公函,非但把李洁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把整条VoIP产业链再次推到了悬崖边。
记者手上的这份信办证函[2006]209号《关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征询意见函的答复意见》显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经营VoIP业务需要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方正宽带开展VoIP服务并未申请,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后来我才知道,法庭拿到这份公函,也是费了番周折。听说早在国庆前夕,信产部办公厅通过电话给予了法院答复,没有出具正式公文。后来在法庭的强烈要求下,转了好几个圈才给出了书面判定。可见这问题多敏感。”李洁告诉记者。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位VoIP公司高管,说明来意后,他犹豫了很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高调地出来发表意见,所以你得答应我,不透露我们公司的名字。”记者答应后,这位高管告诉记者,信产部这份公函宣告了方正宽带非法经营VoIP业务,“其直接影响是方正宽带签订的一切VoIP合同均陷入法律无效边缘,而间接效果是将整个中国VoIP产业拖入黑色漩涡———就是说,以前在半默许状态展开的灰色商业,转眼间成为板上钉钉的非法经营,以后我们的产业合作隐患将更加明显了,日子将更加难过!”
由于是个具有颠覆性的新兴技术,关于VoIP业务的定性,业内一直存分歧。北京丹宁律师事物所曹旭升律师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里面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对于VoIP的界定过于笼统,分类不够清晰,这使得管制部门和企业都无法准确判断所从事的业务到底属于基础业务还是增值业务,属于电信业务还是信息服务等。“传统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已经受到时间和技术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制机构有必要重新对VoIP业务进行严格的界定和科学的分类。”
“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搞清光究竟是属于波,还是属于粒子而暂时拒绝利用光吧?”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颇是感慨:“事实上,只要能造福人类,我们就应该不管其性质,先利用起来再说,这才是务实的、真正有利于群众的做法。网络电话也是如此,电信运营商没有理由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限制消费者使用廉价网络电话的权利,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利用垄断资源的市场垄断行为!”
但愿“VoIP第一案”,不会成为我国VoIP产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记者 王晓雁)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