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寒风阵阵让众多百姓把冬被的选购提上日程。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近年来日益流行的“孔被”家族已从昔日的四孔、七孔升级为十孔以至十三孔。消费者疑惑,多了这么些孔,价格贵了,但真有吹的那么神奇好用吗?
无孔不入 噱头炒作迷人眼
“十孔被特价85元”、“十三孔被隆重上市”……看着商场里专门为冬被辟出的销售区里的火热宣传,郑女士彻底晕了。 由于有过纺织厂的工作经历,郑女士在为家里采购衣服被褥时总比别的家庭主妇多几分自信。郑女士告诉记者,她一到了天客隆超市,就被名目繁多的“孔被”耀花了眼,挑了快1个小时还不知道买什么好。
“我知道现在物质丰富了,什么羽绒被、羊毛被、蚕丝被,可谓应有尽有,不过咱们普通老百姓终究还是舍不得多花钱去买床羊毛被。而且我原来是干这行的,知道被子这个东西太轻、太重盖起来都不舒服,还是棉被或者七孔被之类的好。不过棉被吸潮,不如化纤的孔被好打理。”郑女士说:“本来出门前我就想好过来买床七孔被就走,谁知一下子又冒出这么多十孔被甚至十几孔被来?”
记者走访北京家乐福、天客隆、京客隆等几家大型连锁超市后发现,虽然从整体看“孔被”的定价随孔数的增长而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是很大。在京客隆商场,原价98元的双人七孔被仅售78元,而同一品牌的十孔被也就108元。记者甚至发现,同一牌子的单人被子,七孔被竟然比十孔被还贵28元。而面对记者“这孔数到底有什么用”的追问,售货员竟默然以对。
风声鹤唳 销售者讳莫如深
“孔数就是指做被子用的化学纤维上打孔的数量,没有多大用处,也并非人们想像得那样越多越保暖,被子好坏主要还是看质量。”也许与连日来媒体对十孔被广泛关注有关,记者在采访时并没有从接触到的几个冬被销售员那里得到诸如“被子中有气孔,孔中空气不流动,所以暖和”之类的答案。不过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乐福的售货员明显不愿对被子“孔多好还是孔少好”的问题过多回答,而且在发觉记者反复揪着“孔数”不放时警惕地反问:“你该不是记者吧?”
据专业人士介绍,“孔被”是化纤产品。目前市面上见到的“多孔棉”实际上并不是棉,而是和腈纶、涤纶一样,属于空气化学纤维的一种。这种纤维的横截面有孔腔,七孔、四孔指的就是纤维上的孔腔数量。由于这种孔纤维具有蓬松、保暖功能,一般用作填充物或防寒被。
“孔被”由于富含空气,因此透气性较好。传统的棉花被,由于人身上产生的热气被棉花吸收,不断堆积会使棉花被变得板结僵硬。而化纤不吸水,被子上的湿气会随着纤维中的空气随时排出,因此被子能一直保持干爽,无须隔三差五地拿出去晒太阳。这就保证了被子不会发霉,也不会生螨虫,比较健康卫生,因此一直是很多百姓购物的首选。
但几天前媒体对“目前国内纤维工艺水平不足以达到十孔以上中空”的报道一下子让人们对“孔被”丧失了信心。而面对消费者的质疑,“纤维棉孔数与保暖无直接联系”成了很多商家回避问题的法宝,有的床品促销员甚至直白地说:“还是老老实实买棉被吧,这些九孔被、十孔被都是虚吹概念。”
法规空白 监管面临大难题
十孔被乃至十孔以上被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厂商在发现七孔被比四孔被好卖,九孔被又比七孔被卖得更好后“简单推理”的结果。不过孔数真的与消费者没有关系么?记者采访发现,这个在风波之后被很多销售商拿来规避问题的说法仍然存在疑点。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多孔棉以七孔、四孔或是单孔为主。根据孔数不同,用途也各异。其中七孔棉因比较蓬松柔软,一般用作填充物或防寒被,而四孔、单孔则因其弹性更好而主要用来做枕芯。由此可见,孔数并非与产品特征无关,那么与消费者就更有关系了。
面对厂家、商家、专家对“孔被”孔数概念的莫衷一是,记者特别咨询了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孔主任。近一段时间多次接受媒体采访的孔主任接到电话时十分无奈,她告诉记者,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没有说过“目前国内纤维工艺水平不足以达到十孔以上中空”之类的话,而且检验中心也并没有对“孔被”孔数进行检测的项目。“我们只负责对产品的原料成分、质量等进行监督检验,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或法规对此进行规定,我们当然无权监管。”
温馨提示
业内人士提醒,在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孔被”孔数进行监管的情况下,消费者不必过分迷信孔数。目前,四孔被和七孔被用得最多,其品质和功能的可信度也高。专家建议,选购孔被关键看面料,因为它直接接触人的皮肤。因此应先看被子的面料是不是高支纱全棉的,面料是否紧密。只有面料紧密,才能保证被子里面的化学纤维填充物不会外露。手摸时,好被子应该十分滑爽;一放开,就自然回复到原样。假如感觉有点滞黏,就表明纤维填充物质量很差。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