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34东北新闻网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艾滋病、性传播疾病治疗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成立5年来只收治了7例病人,仅占哈尔滨市艾滋病感染者总数的9%。
韩振宝是该中心目前惟一的一名病人,今年39岁。 1994年,七台河煤矿的一次煤矿事故造成他双下肢截瘫。他在医院先后接受了两次输血,通过输血感染上艾滋病。2005年10月,他病发,被送到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目前,他的精神状态良好。
该中心共有10间病房30多个床位,但现在仅有韩振宝一名病人人住接受治疗。十几名医护人员始终无法忙碌起来。据介绍,目前,哈尔滨市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有80余例,“如果这80多名感染者都到这里来治疗,我们将忙得不可开交。”该中心的一名护士如是说。
有关专家认为,社会的压力和歧视导致艾滋病病人不愿意到医院接受治疗。2002年12月,艾滋病患者张某到哈尔滨市传染病院检查身体。陪他一同前来的亲属得知他得的是艾滋病后,转身就走,再也没出现过。张某在该中心治疗了1个多月后,在孤独中离开人世。
我省某地农民李某曾是职业卖血者,感染上艾滋病后,到该中心治疗。在住院期间,他的妻子宁可晚上睡在走廊的长椅上,也不愿和他一同住在病房里。当病症有所减轻后,李某坚持出院,不再接受治疗。
该中心的护理人员说,许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确认自己感染上艾滋病后,都拒绝住院接受治疗,选择隐瞒病情,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理。“但这样的举动是不道德的,不仅会造成传染,也得不到合适的治疗。”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副所长吴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由于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冷漠和歧视,使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感到悲观和绝望,其中一些人长期生活在“地下”。现有的药品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却无法阻挡他们自我放弃的心理。他们自暴自弃,妨碍了艾滋病预防活动的推广。
吴玉华说,其实,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吻、触摸、握手、拥抱等,并不意味着就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更不会因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居住或工作而感,染病毒,使用艾滋病患者用过的杯碗、筷子、厕座、泳池、电话及钱币也不会被感染。“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抛开歧视的态度,让艾滋病病人生活在阳光下。”(东北网-黑龙江晨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