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命题与核心精神之一,其中寄寓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切感知和深入思索,是我们智慧的祖先对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深刻总结。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应该说,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能够在多变的历史风云和不停涌动的世界潮流中顽强生存,自强不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能够始终居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与和谐观念和思想的大力提倡、推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地处祖国西部的一个内陆省区,历史上,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一个多种文化形态相通共融的地区。秦汉以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原农耕文化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在漫长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带有边地和草原文化特点的西夏文化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统治了近二百年;元代以后,伊斯兰文化又逐渐进入宁夏;明、清时代的宁夏,是中央政府用心经营的地方,大批中原人和江南人以移民或被流放的身份进入宁夏。明代洪武年间,一批江南知识分子曾经被驱赶到宁夏,由此带来了江南文化清新的“水气”。客观地说,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的特殊性,古代的宁夏社会和宁夏文化一直具有多元与杂合的特点。然而,像祖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样,由于和谐观念的深入人心,在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和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却并没有形成尖锐的冲突和无法调和的矛盾。相反,由于秉承着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这里的人民和睦相处,这里的文化因来源广泛而呈现着南北交融、刚柔相济,既有北方之厚重又得南方之灵秀的鲜明特色。而这独特的文化,无疑为以后的宁夏社会和宁夏文化奠定了基本的精神底色。
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宁夏掀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力发展。宁夏步入了回汉干部群众公认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宁夏工作的同志都可以明显感觉到和谐文化对宁夏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凝聚人心、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之下,在自治区“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下,宁夏的文学事业在近十年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宁夏的文学创作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1994年至今,宁夏作家共获得鲁迅文学奖1项、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6项、春天文学奖1项;在由中国作协和中华文学基金会主持出版的“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当中,宁夏是全国入选者最多的一个省区。新时期的早期,宁夏作家想要在全国的文学“大刊”上发表作品,常常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今天,宁夏青年作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往往成为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学“大刊”的首选。宁夏作家对土地的深情、对人类高贵而优美的价值情怀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诗意守望,都使辗转奔波于尘世当中的躁动的人们感觉到了心灵的冲击和精神的清凉。显然,世纪之交的宁夏文学创作已经使处于文化中心地带,并且拥有足够文学话语权的人们大为惊讶。因为事实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在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知不觉之间已经生机勃勃地集结了一支引人注目的文学军团,文学已经成为宁夏的一个优势领域,成为宁夏的一个响亮品牌。“文学宁夏”的崛起,充分证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一时还难与东部发达省区相提并论的情况下,只要政策和措施得当,经过辛勤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西部文化和文学同样可以有长足的发展。
宁夏的文学创作近些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和谐文化的深刻影响应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历史地形成了“五湖四海之人同吃一口井水”的社会生活局面。因而,宁夏也形成了一支讲和谐、讲宽容、讲团结的作家队伍。在宁夏,无论是汉族作家还是少数民族作家,获得全国文学大奖或是在“大刊”上发表作品了,文学圈里的人们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有时,作家们还会自发地聚集起来,研讨作品得失。从创作心态的角度讲,宁夏作家的内心世界是平和的。平和的心态既带来了写作时应有的“虚静”状态,更带来了看待生活和描写世界的超越性目光。
因此,在宁夏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之中,鲜见那种因人性的阴暗和不可测所带来的世界的分裂、动荡、破碎以及人生的挫败感,而多山水的清音和人世间的和谐与温暖。在宁夏作家所创作的小说当中,对于动物形象的书写同样显现了作家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倾心追求。在许多作品中,动物的形象如此可爱,不能不使读者们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仁民爱物”思想。宁夏作家的文化心态也是开放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各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时代条件下,他们敢于和善于“拿来”别国的优秀文化并熔铸新机,从而达成了更高层次的创作和谐。因此,宁夏文学才呈现出今天的既带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又洋溢着崭新的时代气息、时代精神的创作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