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事导读
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11·27”大屠杀时,从渣滓洞、白公馆脱险的革命志士今安在?他们现在生活得怎样?他们脱险后的经历又如何?记者寻访发现,当年逃出的35位志士,如今有5位健在。他们有的寓居海外,有的隐居乡间,有的生活富足,也有的正在与病魔斗争……他们都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孙重:“隐居”生活胜似仙
个人档案:1948年被捕前,孙重是重庆工人运动的骨干。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时,他从渣滓洞逃出,躲在歌乐山上一个古墓里得以逃生。解放后,孙重在重庆市总工会工作,1986年离休。今年85岁。
在歌乐山顶峰的寨子山山腰,有一个名叫和顺山庄的公寓。孙重就“隐居”在这个自己办的老年公寓里。
此地是歌乐山的最高峰,终年白云缭绕,很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境。11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寻访孙老。不巧,他到美国的儿子家度假去了。他的侄媳妇潘地碧很热情地带记者参观孙老的这个“世外桃源”。
孙老的这个老年公寓,更像一栋山间别墅,除了一栋供老人们居住的别致楼院外,还有花园,公寓的后山还有门球场。从公寓放眼望去,歌乐山下的景致尽收眼底。
孙老并非隐居这里不问世事。潘地碧告诉记者,他每天看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常常应邀下山到学校和机关作报告。沙坪坝的大学生们也常到山上来听孙老讲当年脱险故事。
孙老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登山,从公寓登上寨子山山顶,来回一个多小时。平常打打门球、修修花草,或是到美国的儿子家度假。公寓是2002年底开始办的。之前,孙老住在上清寺的家中,每年要进七八次医院,又是肺气肿又是支气管扩张;到山上后,肺气肿、支扩全好了,连感冒也没有。
孙老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前,他称之为“把脑壳别在裤腰上”,为推翻三座大山而奋斗;第二个阶段,是从解放后到离休前,为建设新中国出力;第三个阶段,是离休后致力于老年事业。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向百岁进军”:八十能登山,九十能走路,百岁能自理。
为啥要把老年公寓选在歌乐山上呢?孙老的亲人告诉记者,他有一种歌乐山情结,山下就是当年他被关押的渣滓洞,公寓离渣滓洞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大屠杀时他从渣滓洞逃出后也是从歌乐山上逃生的。除了每年的11月27日外,他还常常从公寓步行一小时到渣滓洞凭吊死难的烈士;或是带着亲友或旅游者到渣滓洞,给他们讲当年大屠杀的情景。
李泽海:粗茶淡饭也怡然
个人档案:李泽海被捕前是当时的四川省遂宁县横岭江家湾地下党支部书记,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关在渣滓洞。“11·27”大屠杀时,他头部和背部各中一枪,拼命逃出。此后,他担任过遂宁县永兴区区长等职,1985年从遂宁市财政局离休,是遂宁市政协委员。现年78岁。
李泽海和老伴现在住在四川遂宁市财政局家属楼里,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他说:“比起在渣滓洞的日子,现在的生活可是两个样!”
李老的一日三餐终年不变:早晨是红苕稀饭加泡菜,中午是蔬菜汤或炒蔬菜,晚上吃面食。他每周打两三次“牙祭”,或是鱼头,或是猪肉,有时还买骨头炖汤。
李老回忆,在渣滓洞的时候,吃的是“三多饭”(炭渣多、耗子屎多、泥沙多),睡的是“一脚半”(20多个人睡在10平方米的牢房里,只能侧着身子睡),住的是“笼笼屋”(牢房像蒸笼),穿的是“叉叉服”(特务给牢中的革命者特制的衣服,衣服前后各印有一把“叉”,以防逃跑)。
李老家附近有一块荒地。2002年开始,他和老伴开荒种上葱、蒜苗、白菜和莴笋,既锻炼了身体,还能吃到时鲜蔬菜。
李老和老伴身体健康,可以自己打理家务,一周请一次钟点工,当年的枪伤也没留下后遗症。今年6月,一次外出开会路上,李老左臂被摩托车撞断,经治疗已基本痊愈。他有轻微高血压,喜欢穿休闲服,偶尔到学校和机关作报告。
李老有两儿两女。大儿务农,二女也在农村安家,三儿在电力公司工作,幺女如今做点小生意。
付伯雍:日行万步乐陶陶
个人档案:付伯雍被捕前在垫江女子中学当老师,地下党员,因参加地下党活动不幸被捕,关进渣滓洞。“11·27”大屠杀时,他躲在一个大水沟中得以逃生。解放后,付伯雍在垫江县文教部门工作,1980年从垫江县第三中学退休。今年87岁。
“喂,喂,记者同志,你说话大声点,我耳朵听不见!”11月27日,付伯雍在成都儿子家中,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付老很想回歌乐山参加“11·27”纪念活动,无奈他丢不下孙子,他在儿子家带孙子。
此前,付老和老伴居住在垫江县城白银路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里,是儿子给他们买的房子,前几个月才到成都。
付老退休后,忙碌的工作并没停止。他参与撰写红岩英烈狱中斗争记实;看到垫江一些孩子失学,他又和别人一起创办了生辉中学;他还和几个老人一起办诗社、出诗集……
约三年前开始,付老的耳朵越来越听不见了。除此之外,他身体尚好,老两口生活尚能自理。儿女想给他们请保姆。可他说,自己是劳动人民出生,只要动得就要自己做。
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步行一万步,并随身揣着一个计步器记数。
付老有5个子女,其中4个儿子,1个女儿。两个孩子顶替他和老伴当了教师,3个孩子考上大学,分别在新闻、教育和企业工作。
付老关心时事,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中国建成和谐社会!”
郭德贤:儿女育成栋梁材
个人档案:郭德贤1948年被捕后,关在白公馆。“11·27”大屠杀时,她侥幸逃生。重庆解放后,她先在西南革大工作,后被安排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担任过重庆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部副主任,60岁时离休。今年83岁。
郭德贤是1948年和一双儿女一起被捕的。1949年11月27日,她带着儿女虎口逃生。当时,大女儿郭小波5岁,儿子郭小可4岁。
郭德贤从白公馆逃出后,决心和丈夫一起把孩子们培养成祖国的有用之材。
郭小波先是在人民小学读书,后考上了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在天津冶金材料研究所工作。3年前,郭小波退休,退休前是该研究所总工程师。郭小可从小聪明可爱,学业甚好,但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淹死。
郭德贤后来又有了两个孩子,她都把他们培养成了祖国的有用之材。如今,郭老已是4个孩子的外祖母。她每月有4000多元退休金,和孩子一起住在江北区一套宽敞的房子里,过着宽裕的生活。
每年11月27日和清明节,郭老都要带着儿女们到歌乐山麓的烈士陵墓前凭吊,告诉他们大屠杀时带着儿女逃生的情景。她告诉记者,一想到当年烈士们被屠杀的情景就想哭。
郭老一有机会就打听被屠杀烈士的遗孤,关心他们的生活,“我把他们当成我的儿女!”
离休后,郭老和其他同志一道创办了红岩英烈班,参加了红岩英烈史料研究会的工作。她还应邀四处作报告,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红岩英烈的故事。
盛国玉:八十高龄斗病魔
个人档案:盛国玉被捕前在垫江县桂西小学工作,因参加地下党活动,于1948年端午节被捕。“11·27”大屠杀时,她躲在渣滓洞的厕所中一块石头下得以逃生。解放后,她先在垫江县妇联工作,后在垫江县工商局、县土产公司、县日杂公司工作。1988年从垫江县日杂公司离休。现已80岁。
盛国玉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11月27日这天,她很想到歌乐山去看看死难的先烈;但她身体不好,怕着凉,而且着凉就容易发高烧,只好作罢。
盛老现在和女儿住在垫江县城东方花园,她丈夫1973年就去世了。
盛老说,在渣滓洞时,她和难友们一样洗了一年多冷水,当时人年轻还没什么感觉,到了60岁以后,病就上来了。如今,她摸不得冷水,摸了冷水就要生病;一到冬天,她膝盖、脚趾和肩头就会一阵阵发痛。好在政府对她很关心,她生病住院的费用全部报销。现在她一个月有1000多元退休金,请了个保姆帮着料理家务。
从渣滓洞逃出来后,盛国玉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想到要孩子,一直到37岁才有了女儿。她女儿现在在垫江县农业局工作,她的外孙已读大学了。她每天看电视、煮饭、带孙子。她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记者 张少科/文 罗川/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