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母亲受虐 中学教师杀父
七旬老母家中堆满粮食等儿出狱回家
尽管握着刀的手在不停地颤抖,但母亲常年被打的一幕幕情景强烈地刺激着他的神经。田国立再也控制不住,他操刀冲出了厨房,73岁的父亲随后倒在了血泊中……几天前,当31岁的田国立回忆起8年前的那一幕,一切仿佛仍在恍惚之中。他至今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亲如此痛恨母亲?日前,记者在北京市第二监狱采访了因杀父被判无期徒刑的田国立。
起因
一台彩电引发血案
每年的9月7日,田国立都会含泪对着铁窗外的一小方天,跪在监舍的地上,为死去的父亲磕几个头。 这一天是他父亲的忌日。
杀父凶手温文尔雅
眼前的田国立个头不高,说话声音柔和,不时还会露出腼腆的笑容。记者很难将这个有些柔弱的男子与“弑父”和“凶残”联系在一起。“我虽然恨他,但他毕竟养育了我……”田国立说,当所有的仇恨都沉淀下来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浮出对父亲的愧疚之意。
田国立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某中学任地理老师。在同事和学生眼里,他是个随和、温文尔雅的人。谁也没有想到,性格柔弱的他会杀人,而且对方是他的父亲!
“谁让你看我的电视”
1998年9月7日,田国立因为当天上午没有课,再加上身体不舒服,准备下午再去学校。一大早,父亲就出去遛弯儿了。看到母亲闲着没事,田国立就给她打开客厅里的彩电。平时,母亲从不敢和父亲一起看电视。因为,她偶尔在父亲看的时候瞄上几眼,被发现后就会招来一顿骂。
一个小时后,父亲比往常提前进了家门。母亲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惊恐的神色。父亲果然发怒了。“谁让你看我的电视,一边呆着去!”母亲顺从地站了起来,往旁边的小屋子走去。其间,她无意识地看了丈夫一眼。“看我干吗?找抽啊!”父亲一如往常地瞪起了眼睛。
生怕母亲挨打,田国立赶忙把母亲推进厨房。谁知,他的举动招来父亲更大的怒火。他大骂儿子没本事,给他买了个破电视。原来,田国立两年前给家中买了这台彩电,因为没钱再接有限电视网络,电视画面时常模糊。每当这时,田父都会大发脾气。
母亲流血 儿子挥刀
“砸了算了,谁也甭看!”见父亲想砸电视,母亲上前阻拦,对方的拳头随后也劈头盖脸地朝她身上落下。看到父亲竟然当着自己的面打母亲,田国立血涌上了头。他冲进厨房拿了把刀,横在父亲面前,想用这种方式阻止父亲住手。“我一个个扎死你们!”看到一向柔弱的儿子居然拿着刀对着自己,田某吼叫起来,想去夺刀。母亲见状也去抢夺,手却被刀划伤了。母亲手上的鲜血刺激着田国立的神经,他的大脑一片空白。田国立夺过刀朝父亲身上扎去,他也记不清扎了多少刀。在母亲的惊叫声中,父亲倒在了血泊中。过了好一会儿,田国立才回过神来。他朝手足无措的母亲磕了个响头,然后出了家门,向警方投案自首。
追忆 一篇作文写满“恨”字
田国立说,都说父爱如山,但对他而言,父爱是遥不可及的,父亲留给他的只有苦涩的回忆。
母子二人常吃剩饭
田国立告诉记者说,母亲在她四十多岁时嫁给了再婚的父亲,45岁时生下他。记忆中,一家三口说说笑笑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几年。稍大一些,父母的关系逐渐恶化,家庭充斥着暴力和冷漠。
三个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平时各吃各的,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田父买菜只买他一个人的,母子俩不仅吃他剩下的饭菜,还不敢在一张桌上吃饭。田国立认为,父亲似乎有心理障碍,只要看见他和母亲在一起就生气。一年中,父子俩的对话只有三四句,每次不超过十个字。对此,父亲把怨气发泄到母亲身上,认为是她从中挑拨父子关系。
母亲身上常带伤痕
田国立说,父亲有三大嗜好:抽烟、喝酒、赌博。在他的印象里,父亲经常会喝得烂醉如泥。而喝醉酒、输了钱、觉得饭菜不合口或铺床晚了一些,他都会向母亲挥拳头。母亲若稍有反抗,会遭到更厉害的毒打。假如自己护着母亲,也会被打。有一次,田国立放学回来,看见母亲的眼角青紫,嘴角都肿得封在一起了。因为伤势严重,父亲第一次带母亲去了医院。医生说,如果伤口再偏一点点,她就会失明。
随着田国立渐渐长大,他就没有见过父亲当面打他的母亲。但他经常还能看到母亲的胳膊、腿和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每次问母亲是不是又挨打了,她总是摇头否认。“每当看到母亲受伤,我就暗自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保护母亲不再受欺负,让她脱离这个家。”
寒暑假期最为难熬
在这样的家庭中,年纪尚小的田国立常常感觉透不过气来。放学的时候,他总是故意拖得很晚回家,周六、周日找机会就出去,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看到父亲的那张冷脸。
而原本快乐的寒暑假成了田国立最难熬的日子。高一寒假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写自己真实情感的作文。田国立写下了一篇《苦涩的假期》,里面用红笔写了很多个“恨”字,恨父亲,恨自己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老师的家访让田国立的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他对妻子仍然一如从前。
田国立说,自从他上中学后,父母亲都退休在家。为了养家,父亲戒了烟,喝酒和赌博也少了,还在外面找了个每月两三百元收入的临时工。父亲希望田国立能早日工作供养家里,母亲坚决不同意。为此,她又没少挨过打。在母亲的坚持下,田国立读完了高中。考上师范大学后,田国立兴奋地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家,通知书却差点被父亲撕掉。父亲认为,上师范大学不仅学费高,以后当老师挣钱也少。
大学毕业后,田国立每月上交父亲300元钱,其余还要支付家里的生活费用,收入所剩无几。但为了取悦父亲,让母亲的日子好过一点,他用积攒了半年的收入给家里买了一台彩电。田国立没有想到,这台电视最终酿出血案,让他积蓄多年的仇恨喷发。
改造
表现良好 减刑奖励
干警帮助母子团聚,他的心情渐渐开朗,改造起来更有劲头。
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让一家人的关系如此紧张?他告诉记者说,虽然小的时候,他被别的孩子骂过是私生子,而父亲对他似乎也不像是对亲生骨肉,但自己从不相信。记者从邻居处也打听到,他们确曾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或许,正是真相难辨的传言让这个家庭走向了悲剧。
1999年7月7日,被判无期徒刑的田国立来到北京市二监服刑。对前途的绝望和对母亲的挂念让他夜夜躲在被子里哭泣。自迈出家门自首后,田国立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母亲。儿子被判多少年、关押在哪座监狱,她也不清楚。母亲手上的刀伤好了没有?空荡荡的家中,她是怎样捱过一个又一个夜晚的?看到别的服刑人员有家属探视,田国立心里更加难过。
田国立的低沉情绪引起了他所在的17分监区正副分监区长的注意。通过他们的一次次谈话,田国立终于将心里话都倾吐出来。管教干警立刻查阅田国立的档案,查到了他的住所地,又联系上了当地的街道办事处。在监狱和定福庄居委会的帮助下,入狱一年后,母子俩终于相见了。
几年来,田国立的母亲每隔几个月都会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监狱探望他。田国立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改造起来也更有劲头。因为表现良好,他被改判有期徒刑。因为办事认真细心,田国立经过选拔和岗位培训,专门负责监狱病犯的护理工作。截至目前,他已经减了三次刑共12个月。很快,监狱给他报上去的劳动积极分子称号也要被批下来,那么他还能再减11个月。
母亲·企盼
家中堆满粮等儿回家
近日,记者在朝阳区定福庄一栋居民楼里见到了76岁的罗秀珍。尽管腿脚不太灵便,老人的家里还是收拾得很干净。在离大床不远的屋子中间,整齐地堆放着着很多袋面粉。“这是我给儿子攒的粮食。我不希望儿子一回来,我还得到外面给他买吃的。”老人用苍老的声音解释说。儿子还有13年零9个月才能回家。“儿子,我会硬硬朗朗地活着,等你到90岁、100岁。”
母亲·回忆
被从阳台扔下去两次
回忆起20年来的婚姻生活,罗秀珍用“恐怖”二字形容。她说,过去丈夫随便找个理由就动手打她。因为怕她出门说他的坏话,丈夫不让她跟娘家人联系。她退休后,丈夫也不允许她出门,她有七八年的时间没下过楼。
罗秀珍说,丈夫打她最重的一次是趁她昏迷的时候把她从二楼阳台扔了下去。等她爬到家中后,又被扔了下去。楼下的杂草救了她一命,但身上的肋骨断了一根。
晨报记者 颜斐/文
李鹏/摄
链接·希望
通过报道
寻找舅舅
田国立说,虽然母亲的状况得到了监狱干警和居委会的关注,但每当看到她越来越苍老的容颜,他还是害怕她等不到自己出狱的那一天。“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如果能找到失散多年的几个舅舅,她就不会那么孤独了。”田国立说。
田国立的父亲一直不允许妻子和娘家人联系。田国立刚上小学时,母亲带着他回过一次娘家,但被丈夫拽着她的头发给拖了回去。从此以后,母亲不敢回娘家,姥姥也不敢来看外孙子,直到老人去世,他们也没再见面。后来,两边都经过几次搬家,双方彻底失去了联系。
田国立说,工作以后,他试图向母亲打听舅舅的情况,但她避而不谈。入狱后,几经追问,母亲才说有个舅舅叫孙大明,搬家前,住在朝阳区呼家楼地区。“过去是不敢说,现在又怕连累他们。”田国立说。
记者了解到,监狱也曾托田国立母亲所在的居委会打听过他舅舅们的下落,但没有找到。管教干警希望他们看到报道后能跟二监教育科联系,让罗秀珍老人能和家人团聚,让田国立更加安心地改造。
晨报记者 颜斐
链接·案例
退休工人
虐妻受审
57岁的北京退休工人常某长期虐待妻子马某,最终将马某活活打死。今年10月30日,北京市一中院审理了这起杀妻案。
去年12月5日下午5点,常某给120急救中心打电话称,妻子在家中摔倒昏迷不醒。工作人员赶到后,发现一名50来岁的女子躺在地上,斑斑血迹溅在屋内的墙上、碗柜上,满身都是淤伤。尽管常某否认自己打了妻子,还宣称他们感情一直很好,但常某的儿子和许多人的证词,都证明了常某长期虐待妻子。经调查发现,这是一起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件。
农妇勒死
熟睡丈夫
因不堪丈夫21年的打骂虐待,北京农妇刘二巧杀夫泄愤。2003年12月15日18时许,刘二巧趁丈夫酒后熟睡之际,用绳子猛勒其颈部致死。刘二巧后在子女陪同下自首。据刘二巧在法庭上陈述,结婚不久,丈夫就开始了对她的虐待,经常是“三天一大打,两天一小打”。她想过离婚和向警方求助,但丈夫威胁“只要说离婚,就往死里打”。
丈夫也因虐妻被抓过,但被放回来后,对刘的打骂更是变本加厉。事发后,上百村民为她求情。
晨报记者 颜斐 (责任编辑: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