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惠吉西街将恢复80年前原貌。杨勤 摄
时间若回流80年,广州小资白领们可在中山六路惠吉东路、惠吉西路的红砖绿瓦欧陆风情小楼里找到知音。记者日前获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归国华侨兴建的惠吉东路、惠吉西路中西合璧竹筒楼群至今保存完好,政府正出资650万元对这一带进行修复。电影《三家巷》曾取景于此。
本报记者刘显仁 通讯员杨亚明、梁卫国
惠吉东路及惠吉西路位于中山六路中段北侧,从车马喧嚣的中山六路转入大树掩映、相对狭窄的惠吉东路,时光似乎倒流至上个世纪,马路两侧都是一座紧挨一座的斑驳红砖旧房,一大群工人正一座座地搭上脚手架,空隙中不是露出二楼阳台、山花、雕饰等欧式风情建筑装饰品。这些旧房多是二层或三层高,砖混结构,部分旧房顶仍保留着初建时的绿瓦。
中西合璧的竹筒楼群
热心的老住户王叔向记者介绍,这一带旧楼群的房子门面窄,房子进深大,像一根根横放的竹筒而得俗名竹筒屋楼,不过由于是华侨所建,惠吉东、惠吉西的竹筒屋相对其他地方增加西方建筑技术及元素,如采用了混凝土梁,在二三楼还设置有阳台。
在王叔的带领下,记者推开一栋正在进行外墙修饰旧房的双扇厚木门,摆满电子仪器的一楼光线一般,房子中间还有天井,地面铺方砖,站在房内很是清凉。
王叔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门还像最初设计时一样设有三道,最外面是脚门,中间是趟栊,里面是双扇厚木门,分别起着采光、通风和防盗作用,不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业主陆续迁出租给商家使用以来,破坏较大,目前附近三门齐备的竹筒房已不多见。他说,竹筒屋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过厅设楼梯可通二、三层。后部为厨房、厕所。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天井铺石板,屋顶采用双层隔热顶,家人洗澡多在厨房、厕所或天井解决,“现在主要是四周房子太密,空气不流通,否则这些房子真的很好住”。
欧陆风情小楼变商家仓库
现在这些欧陆风情的小楼大多沦为附近陶街电子商家的仓库或宿舍,一层楼租金也仅为1000元左右,绝大多数业主都已迁出另住。但当年这里可曾是广州城中有名的“小资街”。昨天中午,记者在单车保管站见到在此居住近40年的陈姨,老人提起这一带的威水史很得意。她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很多华侨回乡置业,当时惠吉东路、惠吉西路的南面惠爱西(今中山六路)和惠爱中(今中山五路)都是商业中心区,北面则有着宽阔的田野、起伏的山丘,旺中带静,是个居住的好地方。所以很多华侨选择此地建房,与将军东、将军西及越华路形成了一个华侨居住区。
华侨屋多为三层小楼
这批归国华侨率先在家庭中引进西方的抽水马桶、浴缸、地砖等建筑新材料,以小型公寓为单位,多为三层建筑的竹筒楼,也有个别庭院式的别墅,集西方建筑风格和传统岭南民居建筑特色于一身,这一带当时被称之为“小资街”。“当时不少文化名人都住在这里,年轻人都很喜欢来这里游乐”,她指着前面惠吉西二坊2号一栋红砖竹筒楼说,那里就是《大公报》旧址。据了解,著名作家欧阳山就是以这一带作为背景写出了名作《三家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三家巷》也取景于此。
在《广州市志》中记者查阅到对惠吉东、惠吉西路的介绍,文中称“1930年华侨置业公司购清代右都统署地建成。因在惠爱街北,兼取吉祥之意,故名。东段为惠吉东路,长156米,宽5.3米。西段为惠吉西路,长156米,宽8米”。依此计算,这一带旧房子距今已有近80年历史,而且是统一修建,难怪整体风格会划齐一致。
拟投资650万元修复
越秀区六榕街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近年的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发现这一带的旧民居,结合旧城区社区改造,政府决定投资650万元对这一带进行修复。他说,这次修复将充分发掘这一带旧民居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饰。据了解,此前个别住户在外墙做了白色批荡,掩盖了红砖特色,这次修改将铲除这些破坏整体风格的旧装饰,对部分破损门窗,保留其风格进行修复。据了解,该修复工程预计将在春节前完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