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TCL总裁李东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对于TCL国际化的争议和质疑不过是公司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没有竞争,不摔几个跟头,能力是锻炼不出来的”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钟沈军报道
从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开始,TCL就走在了国际化的风口浪尖上,有人观望,有人质疑。 不过对于TCL董事长李东生而言,现在来判断成败还为时尚早。他正在为使TCL尽早跻身国际大公司四处忙碌。
近日,李东生赴日本横滨参加国际平板电视展,并寻求与日本公司的合作。这期间,他就TCL国际化等问题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专访。
中日企业有合作空间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电视产业正在从显像管技术向平板技术转换,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TCL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李东生:中国在平板电视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积累,也没有核心技术。这次来日本,我们是寻找国外的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合作,寻求在平板电视领域突破的机会。
《国际先驱导报》:技术是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谓日本企业的生命线,寻求与日本企业技术合作有点像“与虎谋皮”,有多大的可能性?
李东生:我感觉目前日本企业也在寻求一种新的突破方式,因此中日企业在平板电视领域有一定的合作空间。在平板电视市场,日本企业第一位的地位是有点尴尬的:虽然掌握大部分技术专利,但是在产业里面并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韩国企业如三星、LG在日本技术的基础上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台湾企业输入了日本的技术以后,采用激进的投资策略,迅速形成了生产规模。日本企业在这一轮竞争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最早发展平板液晶电视的夏普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其它公司超过了。这种局面对日本企业来讲,压力是很大的。
日本拥有核心技术,而中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有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制造环境,所以日本如果能够开放技术的话,是有可能与TCL携手发展这个产业的。
国际化需要付出代价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关于TCL的国际化有很多争议,很多人认为你们的国际化前途不容乐观,你怎么看这些质疑?
李东生:我觉得国际化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因为在这个产业里面基本上是全球经营的,不是国际化的企业,今后很难生存和发展。韩国日本企业早年的国际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前LG的并购、松下在美国的投资都赔了不少钱。中国企业要走这一步,这个代价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身总结经验教训能力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
这两年是我们非常艰难的两年,我们很有信心,经过这两三年的磨练,国际化能力可以逐步地培训起来。从今年的下半年开始,我相信经营业绩会有所改善,当然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但是趋势会很明显。
现在海尔、华为、中兴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国际化。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断言我们这些企业就已经失败了。
没有国际化,进步会更慢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跨国公司国际化主要还体现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有人认为TCL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一些工业外观设计,是一些“雕虫小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国际化可能会成为空话。
李东生: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国际化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倒过来说,要等你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再进行国际化,这种说法也是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很幼稚。
其实国际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生产制造能力、供应链的能力以及品牌和国际经营的能力,国际化的过程也是提高你这三个方面能力的过程,包括技术能力。过去十年韩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大家都很认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我们把时间倒推十年,韩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的时候,并没有自己的技术,但他们大胆地走出去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觉得只有这么一条路,企业的能力一定是在竞争中炼就出来的。没有竞争,不摔几个跟头,不吃一点亏,能力是锻炼不出来的。
《国际先驱导报》:那么TCL的技术能力到底如何呢?
李东生: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的技术能力,我觉得我们的进步很快,过去两年我们申请的专利数是过去二十多年的总和。现在我们花大价钱在全球聘请了专利律师,因为我们在国际经营当中碰到很多国际专利的问题,需要这样的团队来处理这些问题。碰到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来提高技术能力,积累知识产权。
这种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累积,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如果没有国际化,这个过程会更慢。
中国企业应闭关修炼?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钟沈军报道
“找上门去和别人打架,不占天时地利人和,还不能保证有打过别人的本事。中国市场纵深远远超过日本,中国东部的产业转移完全到中西部进行,并不需要迁到其它国家。”近日,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了不同看法。
目前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早期面临国际化时“惊人的相似”。回顾日本企业国际化历程,关志雄认为,日本企业在推动相对落后产业的产业转移,为回避贸易磨擦在美国投资汽车生产基地等方面的国际化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能源领域,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日本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在世界产油地“捞油”,很多炼油商和石油贸易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勘探公司,但是事实上很多项目收益差强人意,滴油未出的项目屡见不鲜。
关志雄认为,中日两国企业早期国际化背景的外因类似,但中日两国企业的“内功”尚有差距,因此中国在目前阶段大力提倡企业“走出去”,并出台各种扶持政策的做法应该谨慎。关志雄认为,日本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以后,国际贸易摩擦日益激烈,影响了日本企业的生存发展;二是日本以企业国际化战略应对日元长期升值的趋势。此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技术和经营诀窍的积累,而中国企业虽然目前面临与日本企业当年相似的背景,但在生产技术上与日本企业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是否要将一些产业迁到国外值得商榷。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大障碍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钟沈军报道
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日本富士通总研上席研究员朱炎相对乐观,他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选择。
但对于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朱炎认为目前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政策近年已从制限转变为鼓励,但在制度上限制企业的对外投资的政策仍有许多有待改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朱炎说,在现阶段,有关外汇管理制度尽管已经实施了很多松绑的措施,但企业对外投资仍然需要通过严格审批,为投资汇出外汇时也必须获得相关的许可。由于汇出审批手续较繁杂,有些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筹措外汇资金花费了较多时间,错过了一些机会。
其次,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尚没有建立明确的责任与权限、利益与监督关系体系,有些对外投资尚没有经过充分认证,就仓促上马,导致投资失败。从日本市场来看,青岛海尔、三九集团等企业进军日本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朱炎认为,目前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缺乏从长远眼光,对投资失败的责任也不明确。
再次,中国企业由于对外投资历史短、经验不足,多数企业对走出去准备不足。目前中国企业因劳资纠纷、突发性事故和政局变化,在海外经营受损的事例并不少见。朱炎认为,对外投资要获得成功,必须要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的实际情况,知道如何回避风险。另外,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扩充贸易促进机构的功能,向企业提供各种必需的资讯和建议。而企业通过自己努力收集各种信息同样也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