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来不是梦
作者:伍云昌
每当我看到您们埋头苦读、孜孜以求的情景,我总有一种感动。老师也是一位读书人,也曾经历多年的苦读生涯,书本、教室,知识、校园,一切的一切,是这样的熟悉,这样的亲切。 而事实上,琅琅的书声,从未稍离——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求知、求真,学做真人,每一个莘莘学子都会有他的目标。我记得从小学起,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理想:当一名医生。而事与愿违,却成了一名教师。这——并不让我后悔。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无限的幸福:老师的关爱,父母的期待,还有同学间的友谊……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我更感觉到一种幸福,一种为人师表的幸福。虽然未如理想,但却有一种实现理想的愉悦感——那山里的岁月啊,永难忘怀。
这是粤西云开大山绵延百里向东的一处山麓。从县城出发,虽然不外是60公里的路程,却要在车上颠簸三个小时才到一个墟镇,再步行三小时左右,终于到了我人生的又一站——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大山深处的一所学校。十八岁那年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这里任教。
典型的山旮旯。即使是夏季,早上10点多还不见太阳,下午3点又是黄昏了。山蚊奇毒,一叮一个大泡。幸好我发现了牙膏那特强的消炎止痛作用,有时就是涂个大花脸走上讲台,让学生笑个够。阴雨天更要小心,山蚂蟥满地皆是,出外走一趟回来,肯定会发现这些有如蛆虫一样恐怖的小东西,已经爬满你的两腿,沾满裤筒,而且有的已经吮足了你的血而满体通红……还记得有个晚上,到校长房间开会(这里没有专门的会议室)。开完会回到宿舍,昏暗路灯下见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堆在门前,我以为是砖头什么的,用脚一踢,“吱——”,一个蛇头立了起来,我分明感到其吐出的热气逼人,我猛地往后一弹……闻声赶来的老师惊叹我的敏捷——这一跳竟是三米开外!
晚上伏案备课,批改作业常至深夜。山里的夜很静——窗外林涛阵阵,虫鸣鸟噪,时而间杂着猫头鹰、山鸦之类的嘶叫。太静的夜让我想念家里的亲人,异地的朋友。但寂寞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很快地,我与这里的学生混熟了。我除了教授语文之外,还得教音乐和体育。相信我这毛头先生颇受欢迎,每到课余总被学生们团团围住,吱吱喳喳的闹个不停。唉,与其说是师生,倒不如说是兄弟姐妹,大家年龄相差不远,也难怪这般容易沟通——根本就没有代沟嘛。一间山村小学就我们六个教师:三个公办三个民办。课余时几个教师常聚在一起,你拉二胡、他吹箫,还有我打鼓,煞是热闹,一样的不知不觉中送走了许多想家的日子。仲夏的夜晚,也会跟着大伙一起到山民家去串门,借着月光,沿着山涧河畔的石板路,一直往山沟里走,只见漫山的萤火虫在飞舞,闪闪烁烁,如满天的繁星……如此人生的美景,还有同事间师生间的真情,足以让我享用一辈子。
第一次家访,我与本地的葛老师为一组。被访的学生家住坪坑村。第二天早早吃罢早饭便出发。出门时我打听坪坑村在哪?“不远!”葛老师用手往学校后山一指。随指向看去,只见层山之上隐约一条小山村,真有点“云深不知处”的味道……
趟小河,爬山坎。急走在盘山小路上,穿行于林海之中。一个又一个山坳,一道又一道石梁……天哪!两个多小时了,还没走一半路!葛老师给我弄来一根树枝作登山杖,就这样走走歇歇,终于到了目的地。回首看,不由吟出了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这小山村又怎么可以说得上是山顶呢?在它的背后,不知还有多少层层叠叠的山与峰呢!
累瘫在一旁的我,只好让葛老师一个人跟家长沟通了……而我呢,直到午饭后,依然未能恢复体力,两腿抖个不停,站不稳——怎下山去呢?只好让葛老师一路背下山来。但经过一年的山区生活之后,我已换了一副筋骨。记得那个学期末,学校为了改善体育设施,到山上去砍伐木材。此刻的我,可以扛着一根杉木,健步如飞地向山下跑了……
在大山里两年的工作和生活,艰苦而又快乐,让日后的我不能忘怀。想起那遥远的大山,就像在阅读着一段漫长而永恒的人生。
而现在,我是多么幸福的与你们在一起,一起读书进步,一起品味生活。
当我手提着笔记本电脑,走向三尺之台,与你们一起,借助先进的平台设备,一起遨游在资讯与知识的海洋中时,我感觉到一种成功的愉悦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无限乐趣。
熟悉地操控着鼠标,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如飞,巨大屏幕上的画面与数字化的立体音响,交织着师与生的改革、实验、创新……此时此刻,我又怎能忘怀那曾经深爱的土地,那土地上休养生息的人们。依稀中我又回到了十五年前,回到了我那梦牵魂绕的第二故乡,见到了热情的乡亲,可爱的学生,还有朝夕相对赤城与共的同事。在晨雾缭绕的崖边空地上,我正用劲地踏着步,喊着口令,领着学生在做操……
在低矮而潮湿的教室里,我的那些山村孩子们学完了他们的课程,而我也靠自学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师与生真诚地相互鼓励: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此后的日子,我走进了大学校园,由专科到本科,继续求知、求新、求上进。当我住进宽敞明亮的大学生公寓时,我特别为过去而感动:那时为了解决我与学生们宿舍地面过于潮湿的问题,在一个星期天,我和我的学生们一道,从大山深处采回石灰石,磨成粉末,撒在地面。我们被灰尘呛得不断地流泪,流了很久的泪,泪中的笑声更久更远……呵,这苦涩的泪,这永远的笑声,就是这山里的岁月,这过去的岁月。
大学毕业后,在这美丽的南方油城找到了工作至今转眼又数载,深感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但时间流去的是只是青春岁月,却不能带走生活中许多永恒的东西。新的学校新的学生,以及眼前的繁华,又怎能忘怀过去的岁月呢?前年,来自故地的信件和照片,给我捎来了极大的欣喜:照片上的学校已经旧貌换新颜,昔日低矮的校舍变成了三层高的大楼房;当年我们砍来杉木动手造的篮球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标准的混凝土球场;更加让人高兴的是,我的一个学生已成为这间学校的教导主任;曾经艰难走访的坪坑村,已经通了公路,村民们都盼着我这外地来的“先生”什么时候能够重游旧地,再到他们家里逛一逛呢。
人生啊,就是如此的美丽!因不断的进步和上升。如此美丽得让我的眼中饱含泪水。我的乡亲山民们呀,我的同事我的学生!我们彼此鼓励的话语彼此搀扶的场面,此刻就在眼前,永远灼伤我的心,永远砥砺我的意志,永远激越我的人生——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永难忘怀的那山那人那岁月。
与大家一起回顾我的一段求知、求真的生命征程,分享我充满苦与乐的一段岁月,不为别的,只是让大家明白,也想以此共勉:生活在这热血沸腾的新时代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感觉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所谓“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为己为人,为家为国,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同时,正如田家炳先生所说:做人要有善心。我们要与人为善,永远地以爱己之心去爱人,彼此之间互相扶持和关爱。只有这样,才会更有热情地投身到时代的潮流中去,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是田家炳老先生对我们的教悔。这位给中国大陆的教育事业捐献了大部分家产资财的老者,他所演绎的人生,一如我这平凡的日子,时刻让我动心和流泪。
在每一个清晨与夜晚,我都深情地望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校园,这座田家炳先生捐资建造的省一级学校——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无限地放飞着我的思绪,直到那云雾缭绕的大山,那大山里充满苦与乐的岁月……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