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军区大力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争做红军传人”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长征路上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几年间,协调投入资金4100余万元,实施各类援建项目3100多个,帮助7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
扶贫帮困树起长征路上新形象
当年,在著名的黎平会议所在地,红军曾给侗族老人送米饭,为贫困产妇炖鸡汤;在三渡赤水经过茅台镇时,红军开仓分浮财,穷人领粮笑开怀。这故事一直在当地传颂几十年。红军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一切为了人民,让百姓过好日子。“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想着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我们作为红军的传人,就要帮助群众在长征路上建起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贵州省军区官兵的深切感悟。胡锦涛同志在贵州工作期间,就明确指示军分区、人武部要各自抓一至二个扶贫点,指派得力干部蹲点抓出成效,大家齐心协力为富民兴黔作贡献。省军区官兵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扶贫帮困视为己任。在毕节,他们开展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三级连片”扶贫开发。在“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洪家渡库区,省军区选择了移民区工作最难做的8个贫困村作为扶贫点。尽管困难重重,但省军区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2004年底,省军区新上任政委蒋崇安与退休老政委就在这儿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蒋政委郑重接过了扶贫帮困的重担。笔者穿行在库区周边的团结村、荒田村、新富村,见到最好的房子是省军区建的军民希望小学,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条致富路、引水管道、现代种植大棚、养殖场……省军区扶贫队队长陈永柏告诉笔者,3年来,省军区共派出11名干部,打着背包来这里蹲点扶贫,创下累累硕果。在海拔2500米的威宁自治县板底乡,省军区后勤部助理员杨云奔忙在陡峭山路上,他正带领民兵为偏远的雄鹰村架设输电线路。杨助理告诉笔者,板底乡原来是贵州省13个极贫乡之一,缺水、无电、不通公路,农民年均缺粮4个月。省军区选派机关干部到该乡驻点扶贫,仅3年时间就使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3倍,人均纯收入增加5倍,解决了全乡1.3万余人的温饱问题。在台江县,人武部长高开祥带领120名民兵背着行军包、带着干粮开进苗岭荒山,白手起家创办贵州省第一个“兴农强武”科技示范基地。他率官兵们野外搭建简易帐篷,从数公里外拉电引水,烧砖造瓦、建果园、种牧草、修水库……整整一年没回过一次家。终于建成了“林下养禽、防虫肥土、种草养畜、畜粪产气、沼液喂鱼、塘泥种菜”生态循环种植、养殖试点。他还组织轮训了全县200多名苗族村干部、700多位民兵,培养了500多名农业科技能手。这些学成的骨干发挥“酵母”作用,引导大批民兵和群众科技兴农脱了贫。据统计,经省军区108个科技示范基地帮带致富的群众已达10余万人。军旗过处春满园。几年来,省军区共创办扶贫联系点664个。今年3月,在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省军区又启动了“十乡百村千组万户工程”:省军区各级结对帮扶17个乡、318个村、904个组、1.1万多个贫困户,“不脱贫不脱手”。
攻坚克难建起长征路上新景观
站上大娄山脉险峻的小尖山,当年红军将士敢打敢拼浴血奋战的情景不由涌上笔者脑海。如今,山底一条高等级公路穿山而过。娄山关战斗遗址解说员告诉笔者:“这条路凝聚着桐梓县人武部官兵的心血。”2003年,人武部部长王海军带领官兵发扬红军敢打硬仗的精神,不顾山路崎岖,冒着酷暑深入到楚米、大河、松坎等乡镇,组织100个民兵连投入到17个工程标段上,凿隧洞、架桥梁、挖土方。经过3年奋战,为建成遵崇高等级公路立下了汗马功劳。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攻坚克难之地。新世纪初,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成了贵州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课题。省军区主动请缨,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攻克喀斯特地貌植树难题。2002年12月,全省林业工作会破例开到了省军区大院,省军区党委向全省人民发出了打响、打好、打赢这场“绿色战役”的战斗誓言。全区迅速成立了4个民兵造林师、71个民兵团,共120余万民兵预备役人员,集团化、专业化投入林业生态建设。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过去登高望去,一片光秃秃的山头。在这场攻坚战中,军分区成建制地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绿化荒山。经过多年苦战,已能确保喀斯特山区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仅最近4年就造林30余万亩,受到国家林业局领导的好评。雄关漫道方显英雄本色。笔者踏访红二、六军团战斗过的武陵山区江口县“民兵林”,山头满目葱绿,山下清水潺潺。当年民兵团万余官兵吃住在山上,挥锹挖坑,举镐碎石,挑水浇苗,展开声势浩大的林业生态建设活动。经过几年连片治理,他们在全县建起了9个万亩“八一生态林”,成活率达95%以上。昔日“山上光秃秃、山下断水流、人畜饮泥水”的穷山沟,如今处处山清水秀。江口县被评为“全国林业绿化百佳县”。(下转第三版) 作者:周兴李奇松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