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国际合作中,谁投入多,谁享有的知识成果就多;谁主导规划、标准和目标的制定,谁就是“老板”
全力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创新活动
2006年11月21日,法国巴黎爱丽舍宫。 罗德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称ITER)计划中国办公室副主任,屏住呼吸,见证着国际科技合作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幕。
随着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上代表中国政府签下自己的名字,中国人正式迈进了聚变能源开发“七方俱乐部”的门槛,肩负起一个大国对寻找人类新能源的历史责任。
“我的确非常开心,”罗德隆说,“在国际科技合作的舞台上,中国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力增强 地位提升
中国成为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力量
“我们申请加入ITER计划的想法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以前哪怕甘愿做一个小伙伴加入,人家也不同意。”罗德隆的记忆中,并不都是玫瑰和香槟。
这种对中国科技界的“另眼相看”,有历史原因、政治原因,也有实力的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对学术交流的审批制度非常严格。有一次派一位副研究员出国访问,甚至上报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外国的科学家到中国访问,也要层层报批,对方是什么政治态度,有无复杂的国际背景,来华的目的是什么,邀请单位都要搞得一清二楚,否则难以过关。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西方国家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国是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与中国合作,不仅科技上收获不多,而且存在政治风险。
仅仅20多年过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冠华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科技大国,正日益融入经济、科技全球化之中。
“十五”期间,我国先后参与或主持一系列国际大科技工程,如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国际对地观测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等,为我国科学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到世界科学研究前沿,在互惠互利的平台上及时分享世界先进科研成果提供了重要条件。
“中国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已让西方发达国家将我们视作重要而同等的合作伙伴。”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张健处长说,“以欧盟为例,它的科技框架计划早已向我们全面开放。欧盟甚至到我国的多个城市组织宣讲会,吸引中国科学家参与这些计划。”
以我为主 互利共赢
整合全球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ITER计划签约仪式上,法国总统希拉克将这一点表述得格外清晰。他说:“今天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是人类的胜利,也是法国的胜利。”
在国际热核实验堆选址问题上,合作各方尤其是法国和日本之间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较量。“为什么争夺这么激烈?”哈佛大学原子能专家波恩认为,未来几十年,实验堆所在地也许将成为世界上核能科学家密度最大的地方,这不仅将对所在国的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将直接“创造1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正因如此,科技部制定的“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贯穿了“以我为主、互利共赢”思想,强调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调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以往我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片面认为国际合作最好是由外方出资、中方参与合作。实际上这是人家出钱,我们出力的模式。”张健介绍,当今国际科技合作的游戏规则是,谁投入多,谁享有的知识成果就多;谁主导规划、标准和目标的制定,谁就是“老板”。“打工者得到的只是工资,分红是没有份的。”
近年来,我国大幅度增加国际科技合作的经费投入,积极主导制定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今年7月正式启动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
中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领衔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使中国人首次成为大型国际科研计划的领导者之一。目前已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实验室参加。中国科学家承担了30%以上的研究任务,成为推进该计划的主力。
聚天下豪杰 育本土英才
推动国际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由于自认为在核聚变技术上遥遥领先,美国曾在1999年宣布退出ITER计划。可是美国人很快就后悔了,眼看着全世界优秀的核能科技人才不断向这一计划聚集,他们有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被时代抛弃”的危机感。
“当今世界,各国可以用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品,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但人才流动是无法控制的。”徐冠华表示,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来,参与国际人才的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创新活动。
1994年,正在美国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裴钢从《科学》杂志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那是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联合招聘中德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人选的广告,“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行动。”
今天的裴钢已成为中科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他的成功,被视作国际合作培养年轻科技人才的典范。
裴钢认为,“与以往主要针对科研项目投入支持的方式有非常大的区别,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这种国际合作模式重在对人的支持,这是一个重大转变。”而类似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中外科技交流,并演化出更多更新的形式。
“过去我们强调引进技术、引进项目,而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让我们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引进人才、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张健处长认为,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科技实力的共同选择。
从北京生命研究所,到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机构聘请外籍专家担任科研组织工作。2002年和2004年,“863”计划聘用国外专家分别为114人和476人。同期,科技攻关计划聘用国外专家分别为88人和212人,这些人才的加盟,对迅速提升我们的科技实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科技实力为全人类造福,是我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两个支点。”展望前景,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中国科技必将以开放、自信、平等、协作的姿态稳步迈向国际科技前沿,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越来越强劲的实力。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杨 健)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