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曝深一医院黑幕:科主任7例手术死6人
因发表网文称上司有学术造假等问题惹侵权官司败诉,二审明日开庭
“他像拿着长矛的堂吉诃德”
“这个书呆子现在算是跟一个系统干上了,”曾延华的一位大学同学称,他认为曾就像拿着长矛的堂吉诃德,因为在这个看似个人恩怨之间的背后,捅破的却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学术造假、乱
收费、违规医疗,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科室、哪一个人的,也不只是深圳市医疗行业才特有的,而且这毕竟也是跟每一个医生本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但是刚好有了一个契机被较真的曾延华给摊上了,他也豁出去了。
提示
因为在网上列举了科室代主任学术造假、7例手术死了6例手术死亡率高、违规医疗、乱收费等“四大罪状”,深圳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归博士,53岁的曾延华被科室代主任以名誉侵权为由告上法庭。9月22日,罗湖区法院一审认定曾延华名誉侵权,判其撤下网文,并赔偿人民币4万元。
认为“自己网文讲的都是事实”的曾延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明日,该案将在深圳中院二审开庭。
这一起在深圳人民医院乃至整个深圳医疗系统引起轩然大波的网文炮轰事件中,曾延华一直坚称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要揭开医疗界的潜规则,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而该事件的另一主角——遭曾延华炮轰的科室代主任则在二审开庭前拒绝了记者采访。
27日凌晨3时的上海机场,从深圳飞赴上海的曾延华显然还没有适应上海5摄氏度的气温,睡在机场的椅子上瑟瑟发抖,他把所有的衣服都套在身上,又起身到快餐厅弄了一碗泡面,之后干脆窝进没有风的厕所里取暖。怕睡着了错过早晨前往韩国光州的班机,午夜12点由深圳抵达上海机场的他决定在这里扛一夜。
网文“揭黑”被判侵权
曾延华现年53岁,1990年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分配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后公派出国,2005年在美获神经医科病学博士后学位。去年3月回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任副主任医师。
曾延华急赴韩国是为了求证科室代主任陈建良写的学术论文里有无造假。半年前,他的一篇网文挑动了深圳医疗系统神经。他在网文里列举了科室主任学术造假、7例手术死了6例的高死亡率、违规处理病人、乱收费中饱私囊四项罪状。这也让“谷歌”里关于曾延华名字的信息从之前的不到两条一下子蹿至近十万条,除此之外,网上还有整篇整篇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他的留言。网文让曾延华的名字迅速蹿红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场名誉侵权官司。
9月22日,曾延华网文所指的主角——其上司陈建良诉其侵犯名誉权的官司在罗湖区法院一审并当庭宣判,法院认为曾延华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陈建良有其网文中所列的四大“罪状”,判其侵犯了陈的名誉权,要求其向陈建良赔礼道歉并赔偿4万元。
只身赴韩为二审取证
“我写的那是事实,但我却输了官司,我要上诉。”一审宣判时,曾延华就明确了上诉的意愿。明天,该案将在深圳中院二审开庭。
曾延华将一审失败归结于其不懂法庭程序,没有请律师,其提供的证据都是复印件,未被法庭采信。他说,“因为牵涉到医院的材料,医院明确不会给他提供原件”。
而成为曾延华网文中“靶子”的陈建良也是神经外科的老医生,其还有一个头衔是华中科技大的博导,去年人民医院通过全球招聘,他以面试第一的成绩坐上神经外科代主任的位置。
陈建良与韩国光州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等8人发表在国内顶尖神经外科期刊上的动脉瘤论文被曾延华列为学术造假的代表作。曾还认为此文章就是陈建良坐上现在科室代主任交椅的重要筹码。陈建良论文中表示是通过近两年内经历的163例临床此类手术分析写出。而曾延华认为163例有“很多水分”,“我统计从1946年建院到去年,这类手术不到100例,那163例哪来的呢”?
一审时,陈建良称该论文得到了韩国大学全南大学教授认可后联合署名发表。这一次,曾延华赴韩就是要找到署名的教授,弄清楚论文中所提到的手术数量等问题。而此前一审时法院认为,曾延华说的学术造假既没有有关部门或有关专家等的认定结论相佐证,亦无其他有效证据。
“揭黑”还是“搞事”?
曾延华网文中写到的乱收费,令文章的“打击面”从一个人扩大到了一个系统。
曾延华说,“去年3月18日,卫生部紧急叫停‘害人血疗’,但是我们那儿还在搞,这个钱不给财政的,医院和医疗小组分成。这个费到去年11月还在收,我随机打印了12个病人的账单,有的一天开到4次。”而这种违规收取的费用,一部分上交医院,其余的就让少数医生中饱私囊了。
医院的相关领导否认了曾延华的说法。该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医院也很被动,还未来得及从去年的“天价医疗案”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又一下被曾延华的网文拉入到新一轮的舆论围剿中来,又一次成为“看病贵”的“替死鬼”。他认为,曾延华纯粹是在“搞事”,而且还将医院也扯进去成为他和陈狗咬狗的牺牲品。
曾延华自己也认为,如果他不写这一条,他之后官司可能不会变得那么复杂。这等于将陈建良和医院拴在了一根绳上。陈建良诉曾延华名誉侵权案开庭时,医院出具给陈建良的证明否定了曾延华“乱收费”的说法,称陈建良没有个人违规乱收费牟取私利。曾延华表示,他将在二审时申请法院到医院调取他复印来的账单。
来自卫生系统的批评
曾延华提到另一条被一审法院否定的“罪状”是死亡率高。这之后被媒体广泛用作大标题的是去年陈建良实施的7例手术中死了6例。一审时,确认有6例死亡病例,但并不都是陈建良主刀,而是“作为主任有时会被临时叫上场”。
在曾延华看来,死亡率超过80%的医生不适合继续做临床。而针对这一“罪状”,医院请来国内三位专家对陈建良手术的病历讨论后认为,“从提供的资料中均未发现医师对病人的处理违反诊疗常规;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有的病人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掌握欠恰当,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欠规范,效果不理想。”这样的讨论意见成为一审时法院认定陈建良手术不存在死亡率奇高的有力支撑。
在法院判令曾延华构成侵权前10天,深圳市卫生局9月12日针对网文出具的一份处理意见表明:“医院应制定擅自散发有损害医院形象信息的处理规定,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鉴于曾延华反映的情况与实际出入较大,医院应对曾延华同志进行批评教育。”
跟曾延华同一个科室的医生则认为,卫生局这样的做法显然太护短。在他看来,死亡率是小学生算算术都可以得出来的,并不需要专家鉴定病历来说事。
同事眼中的内幕:谣言中伤是网文导火索
一位认为知道内情的神经外科医生对记者说,“曾延华跟陈建良的矛盾老早就有了,已经到了面子上的冲突。”他认为有两件事是曾延华向上面反映科室问题的导火索。“其一是去年科里盛传曾串通病人搞科里的医生,曾对此非常恼火。纪委介入调查后,造谣的人来给曾延华道歉,并称授意其造谣的人是陈建良。”曾也认为“陈知道以后我饶不了他”。
另一件事可能跟奖金有关,科室有的医疗组奖金高的一个月两万,而有的组仅有两千。这涉及到一个病人的问题,虽然科里还没到抢病人的地步,但是有的手术太多,但手术质量不是太高,而有的手术质量好的,又没有病人可做。曾延华当时就是处于后一种。再加上看到当时那么多死亡的病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开始跟上面反映。”
尽管同事认为曾、陈的矛盾由来已久,但曾延平说,其实他最初不是针对陈建良个人的,从美国回来8个月左右,就看到科室医疗质量不太高,医疗管理方面亟待改进。去年12月中旬,他先后向医院的质控科等部门实名反映科室的情况,希望能以病人的利益为重,但是一直没有动静;今年2月14日,他开始将材料内容再次实名反映到信访办、纪委,但仍没有回音。两个月后,才到网上实名发表了《谁来切实管管医疗行业的医疗质量,医疗法规执行,技术论文造假和医疗乱收费?——一个美国回国博士回国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疗一年实名投诉无门的经历》。
这篇文章随后搅动了整个医疗界的神经。搅动的不只是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甚至是整个深圳卫生系统。神经外科的一位医生说,“搞到现在走到哪里都有人问我这个事,我父母都问我现在还有人敢到你们那儿看病吗?”
“网文炮轰”事件余波:13医生联名“驱逐”科主任
赢了官司的陈建良甚至医院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审判决4天后,科室里除了曾延华和陈建良以外的13人,给院领导写了一封联名信,他们在信中认为,陈“总是无中生有、无是生非……人品、医德、医疗水平等不能服众……我们强烈要求院领导严格按医疗事故处理规定和院规对陈建良进行处理,取消其科室临时负责人并撤消其神经外科副主任等行政职务,调离神经外科,尽快还神经外科一片净土,以正正气”。
科里的一位医生说,虽然在写联名信之前大家可能心头也都有顾虑,但“最起码的底线和良心还没有丧失”。
至于对陈建良的评价,科里近10位接受采访的同事都不愿意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让记者去看联名信。但有个别医生称,他还是挺勤奋的,也可能想把工作做好。
目前,人民医院已暂停陈建良、曾延华的临床手术,同时任命了科室临时负责人。与此同时,深圳市卫生局也紧急派出了调查组到人民医院重新调查此事。据分管神经外科的院领导介绍,调查结果可能会在二审判决后出来。
神经外科的医生们称,两三周前,调查组分别找神经外科里的十余位医生谈话。科里的同事透露,院方已经不希望科室里的医生再对外口无遮拦。(记者 秦鸿雁)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刘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