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沈文虹)位于三牌楼闹市区的鼓楼区社会福利院闹中取静,老人们每个月花千元左右就能在这里颐养天年,吸引了本地、外市,甚至台湾的老年人在这里入住。28日,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主题调研民政工作的市委书记罗志军在这里察看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后很满意,他对随行的民政干部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民政部门直接面对百姓,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走在和谐南京建设的第一线。 ”市领导沈健、陈维健参加调研。
民政工作的内容有哪些?走进建邺区南湖街道民政办公室就能看到,这个只有6名工作人员的基层民政办,却“管”着双拥、低保、老人、残疾人、殡葬、信访等与辖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事情,南湖街道有老年人9000多人,残疾人750人,低保户1495人,下岗失业人员15000人,这么多人的繁杂事务通过民政办规范化的软件系统被处理得井井有条。罗志军看到,工作人员在管理系统中随意输入一名低保户的名字,轻点鼠标,这个人的所有档案立即显示在屏幕上,低保户的季审、年审都可以在这里轻松完成。罗志军对民政办的有序管理很满意,希望基层民政办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哨”。
据统计,我市各级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共有140多万人,占全市人口五分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老弱病残为代表的弱势人群,让这部分人生活有保障、提升幸福感是和谐南京建设的头等大事。多年来,他们成为市委、市政府着重关注的对象,我市对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已经从单一的低保制度扩展到目前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法律救助以及临时救助等系列救助为主体,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新体系。我市民政工作的许多做法在全国成为典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罗志军在调研中要求民政部门贯彻好中央和省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精神,落实市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新路径。他要求,站在构建和谐南京的高度提高对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全民参与意识,把着眼点集中到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上,服务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大局,确保各项既定目标按期实现。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
罗志军要求,以健全民政工作体系来夯实构建和谐南京的基础。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建立长效的、覆盖城乡的、考虑方方面面困难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团管理,重视老龄工作,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形成更多更响亮的品牌,加强基层调解工作,使居民矛盾化解在社区。
罗志军同时希望用构建和谐南京的标准来加强民政系统队伍建设。积极塑造新时期的民政文化,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融入民政文化。强化民政干部能力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把握大势、科学决策的能力,营造民政部门良好的用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