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杨背着“宣传包”,渴望在深圳的街头找到奇迹。本报记者陈以怀 摄(资料图)
“如果企业有能力,也了解了真实情况,但不捐,我觉得那就不能叫‘美善’”。昨日(29日),本报曾报道过的“卖身救女”的老人杨树范,在看到深商“美善财富榜”发布的消息后联系本报,希望荣登“美善财富榜”的企业能够慷慨解囊,救他女儿一命。
杨树范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年近七旬的他本来应该安享晚年,但在深圳的大女儿突然身患白血病,改变了一家人命运。女儿自今年3月住院,已花了近20万元医药费,大部分都是从亲戚朋友处借贷而来。现在治疗进入下一阶段,还需花几十万元。11月初,为筹集这笔巨款,他打出了“卖身”招牌。只要谁能帮他救女儿,不论是打工、交朋友还是征婚,他都答应。
“深圳让我感觉很冷。”杨树范说,自从本报报道后,他一共得到5600元捐款。其中5000元是一落款为“顺然”的好心人从宁波寄来的,他已发信给宁波媒体,希望能刊登感谢信,并找出这个好心人,让他好好感谢一下。此外,剩下的400元是他在小区复印材料时碰到的两位女士给的,还有20元则是一位热心市民专门送过来的。但这些只是杯水车薪,离女儿的医疗费还差得很远。昨天下午,老人远在北京治疗的女儿再次进入医院,开始又一次化疗,然而医疗费仍然没有着落。
此时,杨树范说,他想起了本报发布的“美善财富榜”,荣登榜单的105家美善企业“如同星光灿烂”,“让我仿佛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杨树范在求助信中写道,特别是在看到万美集团出资百万元救治员工小超后,他特别感动。他也相信,和小超同样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在这些美善企业的“仁爱光辉下也会同样有好运”。他郑重请求,“请美善财富榜企业救他女儿一命”。
-对话
“我已卖无可卖,借无可借”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想到向这些企业求助?
杨树范(以下简称“杨”):我有这样几个想法:一个是祝贺这些企业能登上“美善财富榜”,说明他们不仅会赚钱,还有德有道;另外女儿得的是白血病,和万美集团的小超一样。小超很幸运,如果我女儿能像她这么幸运也遇到这样的企业、老板,问题也就解决了。
记:希望企业能给你筹集多少钱?
杨:我不用小超100万元这么多。我之前借的那些债没有理由让这些企业帮忙,我只希望能把下面治疗还需要的四五十万元解决了。这些企业每家凑一点,就能解决我的困难,如果有哪个好心老板一下子全捐了更好。
记:假如企业最后都没有给你捐款,你是不是觉得他们都不美善了?
杨:我也不能说企业不好,也不能说你们这个(评选美善财富榜的)活动不好。从客观来看,毕竟人家做了很多贡献。不捐钱,可能是不了解我的情况。企业赞助,应该感谢。不赞助,也不应恼怒。如果了解我的情况,而且也是有实力企业,还不捐,我觉得就不能叫“美善”。
记:你认为直接找企业要钱恰当吗?
杨:现在没有办法了,我已卖无可卖,借无可借了。
记:如果有企业给你捐款,导致有很多跟你情况类似的人都来效法,去找这些企业捐款,那怎么办?
杨:我想不是。每个企业就像每个人一样,企业都要钱发展,能捐的有一定数额,不能叫人家去破坏生产。谁赶上了,也确实是困难,那企业就捐钱给他,企业没钱了还硬要人家捐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记:我接触了一些企业,他们觉得捐助给个人有难度。一个是真实情况不好核实,一个是财务方面不好操作,比如把钱打到慈善机构的账户与打某个个人的账户,操作起来是不一样的。
杨:企业捐钱给贫困山区、西部,可在深圳街头,穷人也是不少的。我的情况报纸都调查过了,是真实的,企业拿出钱来救急、救命,还是应该的。我不是街上那些骗子,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企业不相信可以找医院、找单位全面调查。如果不真实我愿意负一切责任。
记:你觉得女儿的问题应该由这些企业负责吗?
杨:解决医疗,应该政府管,但是它现在管不了。我现在只能找企业,找好心人。(记者杜雅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