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巷口两边老房仍记载着历史印迹。
核心提示:80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也许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却足以令一个城市沧海变桑田。当年的海口市政厅驻地已经建起鳞次栉比的楼房,走在狭窄的大东路街道上,昔日的所城已经成为书上的传说和长者的记忆。海口建市前后,所城被拆除,海口划路扩街,城区面积扩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海口晚报网11月30日讯(记者 李关平)
建市这段历史资料保存较少
1926年
12月9日,当时的广东省国民政府委员会第5次会议,决定将琼山县的海口改为独立市,设市政厅,龙道孔就任市政厅长。
如今的海口市新华南路信兴电器城后面,是当时的市政厅成立时的所在地,位于当时的海口所城外西南面,现在该处是市政府宿舍区。
市地方史志办副主任王海云说,由于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有关海口建市这段历史资料保存较少。龙道孔担任市政厅长只不过半年时间,有关他的个人资料更是无从考证。
防海盗袭扰筑起所城
“所城”是近代海口的城市雏形。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当时,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香料、槟榔、吉贝等岛内特产源源不断地外运及岛外货物运入,海口成为岛内与大陆各地往来的水运中心。而日渐繁华的海口也成为海盗的目标,为防海盗袭扰,明安陆侯吴杰下命筑城,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的海口所城,据史书上记载,所城“周围五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窝铺十九,门四……”城内只有东西、南北十字形所路。
拆城扩街能行驶汽车
到20世纪二十年代,为防御海盗而建成的海口所城已有近300年历史,当时城内已经形成了东门街、南门街、西门街和北门街等主要街道。海口城内外的街道,多是五六米宽的石板马路。1924年,军阀邓本殷决定拆除海口所城,划路扩街,扩大城市。拆除的所城方块大石头被用来筑成一条从水巷口到外沙河、路宽12米的大路,这就是现在的长堤路雏形。拆城后扩建的街道能行驶汽车,一部分还铺上水泥路面。
据相关资料记载,1926年,海口的商业以中山路、北门路、四牌楼、新兴街、得胜沙最为繁荣,主要经营布匹、汇兑、五金、洋杂货、椰壳等商品。1928年,海口市面积已经扩大到约13平方公里,人口45454人,30多个行业。1929年,由于失业归国的华侨增多,消费量增长,海口的商业有突飞猛进之势,来往的商轮也频繁地停靠在海口的码头边。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发展、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海口成为海南岛当时第一繁荣的市场和大都市。
所城街道是贸易集散地
在东西走向的文明中路上,北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窄街道由此交叉,该路名为大东路,道路宽度大约6米,有沿街的市民在路边摆摊卖杂货。今年74岁高龄的王阿婆已经住在这里60年了,说起民国时期这里存在的所城墙,王阿婆说上世纪40年代她嫁到这里来时,附近已经看不到城墙的遗址,曾听她丈夫提起过,据说拆墙前东面的城墙就在她夫家门前不远处。
根据海口市地方史志办在1987年编的《海口市概况》中描述,拆城后沿东面原城墙建成大东路;沿南面原城墙填壕建成文明路,全长320米,宽9米;现今新华南路和新华北路是沿西面城墙修建;北面城墙则在现今的水巷口街和大兴西路。
现在两条交叉的道路新民路和博爱路分别是拆城前所城内的贯穿城东西和南北的四条所路,当时这里是海口城区的贸易集散地。80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踏上当年的东门路时,这里依然热闹非凡,沿着道路建起的东门市场,商贩们在叫卖着各种海产品和杂货。当时所城的南门街和北门街扩大至11.5米,铺上水泥路面,改名博爱路。后又南北扩建,分博爱南路和博爱北路,长800米;东门街扩大为905米,西门街扩大为8.5米,改为新民路,长458米。
“五层楼”曾是老海口标志性建筑
“海南第一高楼”风光数十年
五层楼一楼今天建有服装市场
海口晚报网11月30日讯(记者李关平)一个城市的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变迁。“五层楼”1935年竣工以来,风雨71载,周围沧桑巨变,它也随着历史变迁,从昔日的“海南第一高楼”变成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华侨投资50万银元兴建
“站在楼顶,可以看到秀英港。”提起这座昔日的“海南第一高楼”,住在五层楼里50年的华阿婆心中依然充满着自豪。在五层楼后面住的75岁的老海口王阿婆说,当年从内地和岛内其他地方来海口的人都要到五层楼看看。有句笑话,说是有一人抬头看五层楼时,头上带的帽子掉了,此后故事传开。直至1961年,七层楼(华侨大厦)建成,五层楼才结束了“海南第一高楼”的历史。
“五层楼”是市民习惯的称呼,它的原名叫海口大厦。位于得胜沙路中段,西临大海,背靠西庙市场,是一座古朴典雅、仿罗马式建筑。据记载,该楼由文昌华侨吴乾椿先生1931年投资50万银元建造,1935年竣工。该楼占地面积1684.4平方米,使用面积7188.5平方米,楼高27.04米。
曾是最高级娱乐场所
五层楼建成后,由吴乾椿先生的儿子吴坤龙先生经营,成集歌舞厅、高档餐厅、客房、电影院为一体的吃住娱乐中心,是当时海口最高级的娱乐场所。
历经71年风雨,如今五层楼第一层的服装商店依然兴旺,二至五层现在依然住着几十户人家,但楼层已经是破败不堪,楼顶杂草丛生,走进五层楼惟有楼梯残留的暗红彩漆和精美饰纹隐约透出昔日的华丽。如今站在五层楼顶,周围都是高楼大厦,与不远处长堤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相比,五层楼像年迈的老人从容且安详。
楼顶看到日军飞机起落
日军占领海南岛时,很多人在楼顶就能看到大英山机场的日本飞机起落,后来日军曾占领五层楼作为部队驻扎和办公的地方,在楼顶插起日本军旗,架起机枪。海南岛解放前夜,国民党军队把它当成关押壮丁的牢狱;解放军解放海南岛时,先锋营在白沙门登陆,许多人爬到楼顶看到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的情景。上世纪60年代初,楼顶上架有高射防空机枪,有解放军战士日夜驻守,当时防空警报一响起,解放军战士就端起机枪处于戒备状态。“文革”期间,各大小造反派占楼为王,经常听到楼内有枪响。
“中山公园”——海口最早的公园建在大英山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海口第一公园”
公园是城市生活的产物。民国初期的1912年起,海口所改称海口镇。1926年脱离琼山县,开始建市,从此开始了它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街道、楼房、商铺如雨后春笋,城市公园也出现在海口人的生活中。
据史料记载,早在1935年,在大英山一带就是“海口中山公园”的所在地。大英山虽海拔不高,却是海南古文化胜境之一。古时,大英山上有三个村庄,分别为波汶、波涛、波潮。这一带原来古迹颇多,曾有“四庙三庵七井五桥”之称。 清代,大英山成为海口港埠之一,常有船舶停靠于此。山顶还开辟成练武场,建有演武堂,供官兵习武之用。
1928年,海口中山纪念堂建成。随后,大英山北侧山腰又建起一座六角翘檐式中山纪念亭。然而,它仅存在10年就被台风摧毁。 林木茂盛的大英山逐渐成为市民游玩纳凉之地,1935年,这里被辟为“海口中山公园”。(编者辑)
海口大事记
清朝
咸丰八年(1858)
五月,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法等国在海口设立领事馆。咸丰十年(1860年),条约正式换文生效。
咸丰十年(1860)
英国在海口设立领事馆。
咸丰十一年(1861)
清政府又先后与德国、丹麦、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签约,同意以上国家与琼州通商,开放琼州口岸。其中与德国签订的《中德通商条约》,因1917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8月14日中德宣战而废止。
光绪二年(1876)
三月,琼海关设于海口,海口开埠,英法等国先后在此设领事馆。同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与英方交涉“海口开埠,是否包括府城”一事。结果张氏获胜,英法德领事只设立在海口市港口二岸之外,而洋商也未居府城。
光绪八年(1882)
11月29日,连接海口与大陆通讯的23.74公里长的海底电缆安装完成。同年,海口第一家侨批局开业。
光绪十一年(1885)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康兴利到琼,在海口盐灶村附近购置空地,筹建海口福音医院、海口福音堂,作为传教栖居活动场所。 光绪十三年(1887)
十二月,张之洞率领测绘员生,自广州乘轮出海,视察琼、廉、钦、潮四处,他先巡视琼州海口,次廉州北海、钦州洋面,再到潮州汕头。目的在视察筑台设戌处所,测量兵轮出入之要隘。
光绪十四年(1888)
二月十九日夜,地震。二十日夜复震。
同年,法国在海口设领事。
光绪十五年(1889)
雷琼兵备道朱采督建五公祠。
光绪十七年(1891)
粤督张之洞筑建秀英炮台。与虎门、吴淞、大沽并称全国四大炮台。
鼠疫流行,以盐灶、海甸、人和坊、义兴街最为严重。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二月,琼州电报局开办,设于海口得胜沙路琼州海关内。二月二日,琼州大清邮政总局正式在海口设立。
光绪三十年(1904)
天主教会在海口五公祠附近(现海南省委党校)创立私立匹瑾中学,为海口中学教育之创始。
中华民国时期
1914年
11月13日,海南岛第一家银行——中国银行琼州分号在海口得胜沙路设立。
1926年
1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占领海口,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6月15日,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今新华区竹林里)邱氏祖宅召开,成立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王文明任书记。(来源:海口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