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是否透明、公平、公正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记者近日在北京、江苏、陕西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了解到,科研活动中“跑项目、拿提成、乱开支”等不良现象,造成科研资金的“跑冒滴漏”。
一些科研人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中,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加强经费监管,切实保证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
科研也有“经纪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多寡,是许多高校教师和科研单位的“立身之本”,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科研“经纪人”,又被称为“科研老板”。这些人擅长从有关部门“跑科研项目”,从项目经费中提成后,将项目再“发包”给其研究生或其他科研人员,等到成果出来后还可以“挂个名”,有利于再进行下一轮项目申请。
科研“经纪人”的出现,是科研项目申请竞争激烈的产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周来水说,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相对稀缺,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有了项目才有更多的成就、待遇,才能晋升职称,“僧多粥少”造成了申请经费的怪现象。
“科研老板”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然而其主要精力并不是科研,而是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关系”,尽力跑项目、揽课题,自己掌控科研经费,课题主要让别人做。
“科研老板”的出现造成了科研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南京一个科研所的专家说,一些科研领域的学者成为权威或领导后,形成了“小圈子”,往往只有进入其“圈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
中科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陆埮说,“跑项目”反映出目前项目申请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当科研人员把很多精力用于申请项目的时候,怎能静下心来做出科研精品?
中国科协前两年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抽样调查证实了陆埮院士的担忧。调查发现,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
经费开支漏洞多
科研项目的审批,相关部门有程序把关,但经费划拨之后,管理“粗放”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经费没有用在科研项目上。
南京某大学科研处一位行政负责人说,一个项目经费申请下来后,首先是申请人提取5%-10%作为个人提成,15%作为科研人头费,给参与研究的研究生发放“助研费”和论文发表费,还要拿出一部分作为“公关费”和专家评审费,还有项目中期评审和验收时的费用,剩下的才能真正用于科研项目本身。很多项目经费往往会有结余,主要用于下一次项目申请时的费用。
南京一位大学教授告诉记者,高校做科研项目预算时预留的“余地”普遍比较大,如需要100万元的项目就报300万元,项目审批时即使砍掉一半,还能剩150万元。资金只要拨下来,就想方设法用完,买车、买电脑、置办公用品。
经费支出谁监管?
目前我国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主要有发改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基金委以及一些相关部委。一些科研人员说,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改变现有的科技经费管理模式。
有专家说,目前多数划拨科研经费的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只要能保证中期验收和项目结题时出成果就行,至于经费如何使用则不会管太多,而对校方和科研机构来说,员工能够申请到的科研经费越多越好。在项目经费的使用上,课题负责人和国家有关部门、学校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经费到底如何使用大多是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
科研项目经费的“提成制度”应该尽快改革。长期研究高校发展问题的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为了鼓励科研,提高科研人员待遇,课题负责人从科研经费中提取10%左右的经费成为普遍规定。如今,国家不断增加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绝对金额上千万元的已为数不少,通过“提成”改善科研人员待遇显然已不合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说,国家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必须改变目前存在的“小钱大审、大钱乱花”的局面。(记者蔡玉高、刘江、陈钢)新华社西安11月28日电(新华社专稿)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