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红军通讯员许静)昨天,记者从常州市疾控中心获悉,11月份以来,该市已发现11例疟疾患者,比去年同期的4例增加了2倍多。该中心提醒,各医院在遇到可疑疟疾病人时,仍要采集血涂片作疟原虫检验。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说,疟疾俗称“打摆子”,多发于夏秋两季,主要通过蚊虫传播,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颤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与艾滋病、结核病一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疟疾传播规律出现变化,传播时间延长。原本夏秋季多发的疟疾,今年却在初冬多发。今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了55年来新高,进入11月份,该市仍有多日延续了10月份的气温偏高状态,最高的一天甚至达到了26.6℃。因气候较为温暖,蚊子仍在活动,尽管目前已过疟疾流行季节,但仍有人感染。
不仅如此,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刺激其他一些疾病的异常传播,如肝炎、脑膜炎、痢疾、黄热病、霍乱,一些在某处已经绝迹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登革热,感冒、哮喘等常见病也会增加,而且还可能有一些未知的疾病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