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30日讯记者杨健从今天召开的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取得国际合作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科技部决定进一步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范围,除涉及国家安全或特殊要求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都将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近年来,我国参与、主持了一系列国际或区域的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其中,首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今年启动以来,已得到美、德、英、俄等国科学家的响应;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进展顺利,1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实验室已完成鉴定胎肝蛋白质3000种、肝脏蛋白质1.7万种。“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参与或组织更多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分享国际最新科技成果。
目前,我国已参加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206位科学家被选入国际科技组织的各级领导岗位,在新加坡、美国马里兰、英国剑桥和曼彻斯特、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建立了5个海外科技园。“十五”期间,来华工作和交流的海外科技人员超过27万人次,其中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数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鼓励国内科学家走向世界,并凝聚和吸引国外更多的顶尖科技人才。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表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创新,应当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外科技合作力争实现五大转变(延伸阅读)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力争实现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在战略目标上,从一般性国际科技合作,向以中长期规划为指南、以需求为导向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在合作方式上,从注重项目合作向整体推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战略转变,改变以往重项目合作、轻资源集成和人才培养的现象;在合作内容上,从一般的技术引进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在合作主体上,从以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主,向政府引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在任务确立上,从自下而上的立项机制,向以规划纲要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立项机制战略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