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组委11月29日公布了符合公众收入水平的奥运门票价格。在全部可售票中,开幕式票价最低200元,定价等于或低于100元的票数占58%。其中,有一部分门票将以低于10元的价格向中国学生发售。(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站)
应该说,在“经过了广泛的民意调查、专家调研和评估论证”之后的2008奥运票务方案,还是让人期待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公民来说,将不会因为高票价的门槛,而将自己排除在现场看奥运的群体之外。一个务实的奥运票价,首先保证了大多数国人都能“看得起奥运会”。
不过,问题还有另一方面。能“看得起”,并不意味着“能买的到”;能承受得了的票价,也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拥有同等的购买机会与权利。换句话说,在奥运门票问题上,买的起是一回事,是否有机会和有资格买,是另一回事。比起价格问题,公民的权利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与内涵。如果大多数公民连买票的资格都没有,那么即使票价再低,也没有意义。
“定价等于或低于100元的票数占58%”的票价,并不能完全保证“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价值和精神的承诺”落到实处。如何让普通公众用同等的机会和权利,去购买这个自身可以承受的奥运门票,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9月初,有消息说,针对奥运期间放假、机动车限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入境限制等首批65个奥运立法需求项目,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确定初步处理意见。其中,对于农民工、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将采取诸如“整建制劝返回乡”和“加强救助”的办法予以应对。
虽然后来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出来“辟谣”,但实事求是地讲,奥运期间的种种交通管制和安全举措,必然会将一部分人,尤其是外地人挡在京城之外。
开放的胸襟来成就经典的奥运。要从根本上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购买奥运门票权利,公共管理部门应该把举办奥运会,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一次契机,北京管理态度与开放胸怀的一次转变,不要动辄就将外地人限制于北京城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