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我市与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121联合行动计划组委会联合举办大型巡回公益宣传活动。一时间,码头、车站、校园、社区,各个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涌动着佩戴红丝带的志愿者,他们不厌其烦地宣讲防艾知识,投向他们的目光,有惊诧,有羞怯,也有敬意。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欣赏志愿者们的热忱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希望借助手中之笔,揭开笼罩在艾滋头上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预防艾滋、不歧视艾滋,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谐。
目前,我市艾滋病感染率仍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近年来流行速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性接触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已发现的感染者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2006年,市疾控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对我市艾滋病疫情形势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我市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吸毒者、性工作者、男性同性恋者、多性伴者等)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在2.8%-7.5%之间;HIV感染者估计数与实际报告数之比约8∶1,全人群平均感染率约为0.03%。
我市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流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90年—1999年)为传入期,HIV/AIDS病例以归国海员和外籍人员为主,占同期检出病例的75%,特点是检出病例主要在境外感染,境内感染比例较小。第2阶段(2000年至今)为快速增长期,特点是境内感染的病例迅速增多,境内外感染并重,HIV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在我市发现的HIV感染者中,外来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高达82.46%。外来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信息交流不畅,管理难度大。以后,流动人口将成为我市艾滋病防治干预的重点。我市发现的HIV感染者中,经性接触途径感染占54.39%;静脉吸毒途径感染15.79%;输血途径4.39%;不详占25.44%,估计其中多以性接触感染为主。我市是全国性病监测点,国家级吸毒人群HIV监测哨点和省级性病门诊就诊者HIV监测哨点。目前,包括HIV/AIDS血清学监测、性病哨点监测、AIDS/STD病例报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内容的综合监测活动都在全面实施中。2006年,我市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情已明显好转。我市开展孕产妇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并为静脉吸毒者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目前在我市,经医用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已基本杜绝。
洗牙也会感染艾滋吗?
洗牙渐成时尚,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暗藏疾病传播隐患 本报记者曾就我市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状况进行暗访,发现不少机构并未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程序,为疾病传播埋下隐患。一位在我市接受过抗艾治疗的感染者在分析感染原因时也曾表示,可能是在消毒不过关的小诊所洗牙感染上病毒。那么,洗牙真会感染艾滋病吗?口腔器械消毒不严究竟存在哪些隐患?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艾滋“娇气” 乙肝难除
厦门口腔医院副院长陈作良说,艾滋病病毒(HIV)广泛存在于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唾液等体液中,但它很“娇气”,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生存时间不长,对高温、干燥等都很敏感,特别怕光,俗称“见光死”,一般的口腔器械消毒措施都很容易杀灭HIV,比如,用75%的医用酒精、10%的漂白粉溶液、3%的双氧水浸泡消毒等。
相比之下,乙肝病毒就“顽固”得多。在30摄氏度的血清下能存活6个月,在130摄氏度的高温下10分钟才能杀灭。
陈作良说,他尚未接诊过因洗牙、补牙而感染艾滋的病例,但他同时强调,如果消毒不彻底,确实存在疾病通过血液传播的可能。
出血操作都可能感染艾滋
亚欧齿科的姚森博士说,乙肝是没药根治的传染病,且厦门高发,艾滋病是致死性传染病,厦门近年来流行速度也呈上升趋势,厦门目前有数百家口腔诊疗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只要口腔医疗操作中出血(如洗牙、拔牙、补牙等),就有可能通过不洁器械感染这两种疾病。
姚森说,一些口腔医生的工作服是“万能白大褂”,擦器械、擦手、擦桌子都用得上,医用酒精长期敞开放置,挥发后浓度达不到75%,洗牙后没有高温高压消毒刀头,只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就直接为下一个病人洗,这些都是不规范的操作,存在疾病传播的危险。
姚森认为,现在医疗纠纷很多,一旦患者称自己感染的疾病与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有关,医生需要举证倒置证明自己的“清白”,到那时,如果调查发现没有执行规范的消毒流程,医生就会身陷被动。所以,无论从患者还是医生本人的利益考虑,都不应该为节省成本而忽视器械消毒。
多数感染者有口腔症状
陈作良介绍,多数HIV感染者都有口腔表现,比如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口腔卡波西肉瘤、口腔疱疹等。陈作良说,他曾参与疑似感染者的会诊,这些患者就是出现了较典型的艾滋感染口腔症状。平时,他还会碰到一些前来咨询的人,多是有过不洁性行为的年轻男性,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显得很紧张,有的人老觉得口腔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艾滋。
陈作良解释,仅凭口腔症状无法断定是否是HIV感染者,必须到专门机构抽血检验。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18家医疗机构获得初筛实验室资格,能开展HIV初步检测;市疾控中心于今年初通过考核,具备了确认检测资格。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近日刚接诊了一名疑似HIV感染的外来人员,此人初筛检测呈阳性,口腔已发生真菌感染,是否为感染者,还有待确诊检测。
记者手记
用关爱消融无知歧视的坚冰
龙劼
就像提起癌症就会让人想到死亡一样,作为本世纪三大绝症之一的艾滋病更会让人想到死亡和无助,加之其传染性,国人们基本是谈艾色变。艾滋病的确可怕,但是长期以来,艾滋病的传染性被夸大了,以至于对艾滋病的恐慌在公众中持续蔓延,世人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就只剩下歧视。
常有艾滋病患者被单位开除,连家属也遭株连的报道;甚至有学生输血感染后被学校拒收或勒令退学的案例;还有人在公开媒体宣称艾滋病感染者是罪有应得,建议将他们集中起来任其自生自灭……
在世人的非议中,艾滋病患者更是不敢公开露面。记得,前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山西两名感染者公开亮相后,遇到了一连串麻烦:打工遭冷眼,租房被拒绝,好友躲远了,连孩子在学校的桌椅也被扔掉了……这些勇敢的感染者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的更多关注。
人们恐惧艾滋病,主要是因为不够了解艾滋病。而有些媒体在防艾宣传中片面强调了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加剧了人们对艾滋病的不了解,导致公众长期认为只有做了“不正经”的坏事才会染病,只要洁身自好,就绝对不会感染,因此防艾只剩下戴避孕套。可以说,这种误导极大地阻碍了当前艾滋病预防工作的正常开展。实际上,艾滋病属于体液接触型感染,只有三种传播途径:血液、性和母婴。艾滋病病毒不可能通过空气、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般接触绝对不会传染艾滋病。由此可见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
无知导致的社会歧视,或许比病毒本身还可怕。假如艾滋病患者处处受到不公正待遇,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权利无法保障,很容易对生活绝望,甚至产生仇视心理,疯狂报复社会。前几年就有“某艾滋病患者因遭歧视而拿着抽过自己的带血的针头到马路上见人就扎”的新闻惊现报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对待艾滋病患者公平吗?
其实,所有艾滋病患者都是不幸的,无论因何种原因感染上了艾滋病毒,他们不仅要忍受病痛折磨,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时,假如人们能伸出温暖的手,给这些不幸的感染者以关爱,让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对家庭和社会显然都是善莫大焉。当然,纵观全球,在面对艾滋病时,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理性、从恐惧到平静、从歧视到宽容的曲折过程。在目前我们有关防艾的宣传尚不够全面和深入的现状下,要让人们正确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可能尚需时日,但我们相信,对艾滋病人的关爱完全可以消融无知歧视的坚冰。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国内去年底共有65万名艾滋病带原者,其中44%因注射毒品感染,新感染者中有一半发生于没有保护的性行为,这导致艾滋病已逐渐从高风险者扩散到一般人口,并导致女性感染者增加。看来,艾滋病早已不是那个遥远国度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产物,我们的防艾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我们提倡:认识艾滋,从我做起;预防艾滋,从我做起;关爱病人,从我做起。这也是本文行文的初衷。
开通一年
艾滋语音咨询遇冷
本报讯去年艾滋病日临近时,市疾控中心推出艾滋病防治知识电话语音咨询系统。昨天,记者了解到,这一系统在过去的一年中遭受冷遇。
据悉,这是因为,人们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渠道众多,而打电话咨询的人多是想判断自己目前的情况是否感染了艾滋,并非想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所以,电话语音咨询系统渐渐无人问津,而更多的人愿意打电话给疾控工作人员一对一地交流。
构筑口岸防艾防线
厦门检验检疫局接受自愿匿名检测
咨询电话5675918
本报讯 近年来,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取多种措施,构筑口岸防艾防线。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1988年正式开展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工作,于1991年检出第一例HIV感染者。2003年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保健中心实验室为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实验室。截至2005年,共对17万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监测,检出HIV感染者数十例,其中,近五年中共检出的占总检出数的近50%。在检出的HIV感染者中,按职业分类,出入境船员、劳务人员居多,占总数的69%;按年龄分类,18-50岁居多,占总数的93%;按国籍分类,中国籍人员占总数82%,境外人员占总数18%。艾滋病是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五种禁止入境的传染病之一,对外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均提请公安机关监护其离境。该局设置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部,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自愿匿名检测,开通咨询电话0592-5675918。
扩展阅读
防艾小常识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可以通过血液(如静脉吸毒、输血)、不洁性行为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预防的疫苗,但可以预防: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防止与他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牙刷、剃刀、注射针头等。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7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七成七市民不排斥艾滋病人
1、当您突然得知有一名艾滋病人就在您身边,您会怎么做?
2、当您的生活圈里出现了一位艾滋病人,您会选择怎么做?
解读:“关心爱护他”、“像对待普通人一样”、“看望他,继续做朋友”,这些温暖人心的字眼出现在绝大多数受访者的笔下。面对身边的艾滋病人,他们没有选择退却、离弃。“他们也是人啊,应该得到关爱和尊重,”林女士的话说出了很多受访者的心声。
专家解读:我们可喜的看到,受调查市民有60%选择友爱的态度对待艾滋病人,77%对待生活圈里出现的艾滋病病人选择“看望和继续做朋友”,只有3%选择排斥的态度。我们希望“保持距离”、“断绝联系”的市民在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后,能加入关爱和理解艾滋病人的主流,让艾滋病人多一分希望,少一分痛苦。
大多数人不知艾滋病学名
3、据您所知,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多选)
解读:有意思的是,受访者对艾滋病的最共同认识并不是其学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反而却是其中的一种传播途径——性接触。知晓艾滋病学名的多是学生,在外来人员中却只占了极少数。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很多人对性接触可能传染艾滋病的这一客观情况,有着清醒的认识。
专家解读:从调查的结果看,市民对艾滋病总体知晓率还是比较高的,对艾滋病不很清楚仅占4%,但是对艾滋病有较全面认识的也只占调查总数的49%,看来市民对艾滋病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艾滋病健康教育还有待深入。
市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知清楚
4、您认为以下哪些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确篇)(多选)
5.您认为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多选)
解读:一些经过反复宣传的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基本都已被大家所熟知,受访者中的很大部分都将目光锁定在它们身上。在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的选择上,很多受访者也毫不犹豫地把选项定在了这几个方面,保持洁净的性生活状态、避免艾滋病病毒从血液流入、防止母亲传染孩子。
四成市民误认“蚊虫叮咬”为艾滋传播途径
6、您认为以下哪些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误区篇)(多选)
7、您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多选)
解读:在记者故意写出的搅乱视听的一些不会感染或感染机会极低的选项,仍被不少受访者选中。其中尤以蚊虫叮咬为最,成为最大多数人的误区。“蚊子要是吸了艾滋病人的血,再来叮我那么一下,那肯定传染!”外来务工的小方很肯定地说。但事实上,蚊虫叮咬并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就算是“日常接吻、拥抱”也要有诸多条件方能传染。
专家解读:对艾滋病的三个主要传播途径,调查显示近80%市民认识比较到位。但是一些比较明确的不传播的渠道,如蚊虫叮咬等,还有33%的市民存在认识误区。正确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前提,正确认识艾滋病不传播的途径是减少对艾滋病歧视和恐慌,关爱艾滋病感染者的基础,这两方面的认知同样重要。
对艾滋病的预防完全认识正确的不到调查总数的70%,表明对艾滋病宣教和干预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艾滋病未经检测不容易发现,潜在的病人数远多于已知的病人数,掌握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才是远离艾滋病的科学方法,隔离和远离已知的艾滋病人并不保险。希望市民朋友们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掌握科学预防措施,改变危险行为,关爱艾滋病病人,大家携手共同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本调查特邀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苏成豪进行专家解读。)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3份,走访的市民中包括89名学生、63名外来务工人员和51名普通市民。其中学生多为在校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小部分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段集中在18岁至42岁之间,来自福建省各部和江西、安徽、河南等地;51名普通市民均用街头拦截的方式进行调查。受访群众中男性131人,女性72人,年龄从16岁至62岁不等。
数据解读
要关爱他们也要保护自己
相比学生和普通市民,外来务工人员是艾滋病弱势群体
受访的203名群众中有接近七成的人,给出了最温暖的答案——不退却、不离弃,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甚至因为这些艾滋病人们的不幸,他们还要敞开自己的心灵去关怀这些“受了伤”的人。而且在这七成人中,有外来务工人员,有学生,还有部分普通市民,他们都对艾滋病人群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关爱。
只是颇感欣慰之余,却又有些担忧。毕竟艾滋病毒不是“省油的灯”,它不会因为你的勇敢而有丝毫的让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艾滋病毒仍然可以肆意蔓延。那么,所有这些受访者在选择不退却、不离弃艾滋病人之前,是否已经为自己量身打造了“防身盾牌”?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些人只是懵懂地做出选择,而只有部分人是理智的。把这些人拆分开,就是对艾滋病的认知达到不同程度的两个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学生和普通市民。学生和普通市民应称之为艾滋病的相对强势群体。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已经能够达到保护自己的标准了。
相比而言,面对艾滋病,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根据走访和统计结果记者发现,大多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了解的程度大多限于零星的状态,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比如有人知道性接触传染,却不知道血液传染,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人还不清楚艾滋病是怎样的一种病,反问记者:“这病可怕吗?”在这样的情形下选择“爱护”艾滋病人自然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艾滋病的可怕之处,更没有完整地明白如何预防艾滋病。伴之他们流动性强,政府部门难于管理,也形成了一定的漏洞。所以当他们走近艾滋病人时,其后果可想而知。据《2006年厦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我市发现的HIV感染者中,外来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高达82.46%。
(本次调查特别感谢厦门市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总站提供场地和帮助。)
本报记者 楚燕 邵凌丰 陈心晖 张小燕
通讯员 陈云 吴灿
实习生 黄志强 张小琴 朱果萍 张骊 王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