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鲁克VS汉迪:旁观者VS思想者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2-1 9:15:18 ·来源:新京报
书评人 吴仕逵《华尔街的肉》
作者:(美)安迪·凯斯勒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定价:22.00元
这是查尔斯·汉迪的自传,汉迪在管理界的声望和德鲁克一样,德鲁克写了一本妙趣横生的自传《旁观者》,汉迪这本自传的可读性,不亚于《旁观者》。尽管从地理上说,两人之间隔着大西洋,但德鲁克说自己的专业是写作,咨询只是业余爱好,汉迪也是如此,说写作是自己的生命。即使是极其老辣的写手,也会佩服汉迪新颖别致的文笔。
读完本书,你会更加坚信功夫在诗外的道理。这就是一流的大师,文笔很浅显,道理很受用,贴近民众。波特也是大师,30岁就写出了名著《竞争战略》。但是,波特这位战略大师与众不同,他的作品太学术化。有媒体说,如果让波特援引奇闻轶事和夸张标语,就等于要他穿着胸罩和长统袜商讨演讲一样———不可能。
说到管理大师,彼得斯可能是第一位的。彼得斯演讲热情四射,爆发力直追港台明星。有好事者计算过,在一次演讲中,彼得斯大师来回踱步,加起来有十公里。这也可以理解,波特是研究战略的,战略决定成败,不可以不慎,所以道貌岸然;而彼得斯是研究变革的,要求企业重新想象,求新求变,所以活力无边,逼近娱乐;而德鲁克和汉迪自称作家,对文字有发自肺腑的爱,所以介于两者之间。
仅从字里行间就可看出,和德鲁克一样,汉迪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对组织的研究颇为独到,他认为组织往往成了灵魂的牢笼。陶渊明就不愿意做官,回家隐居了,他痛恨的是封建的官僚组织。资本主义的组织也往往禁锢了人的灵魂,汉迪反对利润重于人的观点,不认同把人简化为统计数字。在他眼里,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
这些观点的形成,源于汉迪早期所受的希腊和罗马的历史教育。汉迪出身高贵,是爱尔兰的贵族,希腊罗马历史原本就是年轻贵族受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道主义者或多或少有点贵族的气质,要普度众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和儒家的思想一致。汉迪如果是位中国人的话,应该归属于新儒家。看他的传记,会发现有很多儒家的东西,只是披了一层管理的外衣。
在文学家看来,汉迪的自传故事少,生平也不太系统,对于特别想了解汉迪一生的人来说,确实不太过瘾。而德鲁克的《旁观者》却把自己的故事说得头头是道,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比如,他75岁的老奶奶在车道上被车吓倒,司机要送她上医院,但她担心造成绯闻影响司机的声誉,而等待救护车来,最后因心肌梗塞而死等等。
虽然不刻画人物,但汉迪比德鲁克的文笔更新颖别致,常常灵光闪动,发人所不能见,更具思想家的风采。比如第一章,汉迪自己分析汉迪是谁:“这么多年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很多版本的汉迪,并不是每一个版本的汉迪都让我自豪。”很明显,这里说的是人性的多样性。“好多年都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是比较起来,查尔斯·汉迪教授更符合我内心朦胧的设想。”这是存在主义的视角。“如今的查尔斯·汉迪是六十多岁的时候出现的,天知道将来会不会冒出新的版本来。”这是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汉迪的作品,深受他大学时期接触到的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所以,汉迪的书品质坚挺:“世界会改变,但人性不会,而我书写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的苦恼往往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而汉迪认为,无论对谁,我们都是陌生人———包括自己。通过这本自传,汉迪梳理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顺便私藏了不少超前的见解。
作为两份杂志的专栏作家,汉迪说:“回顾我30年的写作生涯,我发现我的书勾勒出了我心目中西方经济的商业革命的进程。”如果把自传当做小史书来看的话,汉迪的《思想者》更像司马迁的《史记》,而德鲁克的《旁观者》更像班固的《汉书》。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