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商家对一次性用品试行收费
浙江日报杭州11月30日讯 日前,杭州部分商家对一次性用品实行收费。这一举措引起不小争议,商家声称收费初衷为推进环保,专家为之叫好,消费者则看法不一。
走进杭州的巴国布衣川菜馆,记者发现,一次性筷子和毛巾、餐巾纸、牙签等包在一起,以一元的价格出售。 餐馆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出收费的一次性筷子主要为卫生考虑,客观上也能起到环保作用。据了解,这样的收费在杭州部分饭店实行已有一段时日。此前,杭州的麦德龙超市对塑料袋也实行收费,塑料袋价格从3角钱到30多元不等。
对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实行收费是促进环保的有力手段,还是商家招揽生意提高收费的噱头?“当然能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少制造一些白色垃圾!”麦德龙超市楼层经理汪先生肯定地说。他表示,杭州麦德龙卖场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塑料袋只卖不送,每天仅消耗400至500个塑料袋,而规模相当的其他超市,消耗的塑料袋达2万至3万个。
“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应当呼吁每个商家都来参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老师阮俊华说。他认为,商家利用经济杠杆来促进环保,获利微不足道,但这样的尝试能推动消费者进行思考,在生活细节上加以关注,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这种行为值得鼓励。杭州市环保局有害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戴颂宪也表示,以目前的垃圾处理能力而言,降低污染的办法之一就是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商家这样做不失为节约资源的一个办法。
相当部分的消费者表示能接受商家的这一做法。在川菜馆里,一名陈先生说,环保意识是要靠习惯来培养的,没有一次性用品时,大家习惯用可重复使用的筷子吃饭,用竹篮布袋买菜,现在要讲环保,大家也应能逐渐抛掉用一次性用品的习惯。饭店这样做,给了消费者一个示范引导。
杭州麦德龙的遭遇也正印证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2001年麦德龙开始对塑料袋收费时,一天要接到几十起关于塑料袋收费的投诉,近一两年,这方面的投诉几乎为零。
不过也有些人持抵制态度。“花了钱就能买来环保意识吗,没那么简单吧?”一名市民说,一双筷子、一个塑料袋成本才几分钱,收费却这么高,商家简直是在“抢钱”。很多人会因为价格的原因不用一次性筷子,但未必能意识到筷子背后的“环保”用心。
阮俊华也认为,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付费之后仍可使用,环保并不彻底,应借鉴国外经验,杜绝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据了解,在爱尔兰等国,已通过对塑料袋征税等方法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