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百万大熊猫皮“整容”(图)
将成我市警察博物馆镇馆之宝
本报讯(记者 周雪莲)“由于两张熊猫皮受损严重,半个月前已送往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整容’,不久将成为重庆警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昨日,公安局有关人士透露,近日,重庆森林公安局将两张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皮移交给警察博物馆。
在这两张熊猫皮背后,是一起由重庆森林公安局与渝中区警方联手破获的百万倒卖大熊猫皮案件,这也是我市直辖后首例非法出售大熊猫皮案件。
遭偷猎时大熊猫已是高龄
昨日上午,记者在北碚见到了正在修复中的两张熊猫皮。“这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半月前专程送来修复的。”据主持修复工作的刘克志教授(50多岁,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大熊猫,几十年里制作过20多只大熊猫标本)介绍,这两只成年大熊猫年龄偏大,大的那张皮重约20公斤、长1.80米、宽1.50米,大约30岁;小的约有20多岁、长1.70米、宽1.30米。
“黑市价1张皮10万美金”
“大熊猫的身价贵比黄金,目前黑市上1张熊猫皮已炒到了10万美金,残杀它的人手段十分野蛮!”刘教授心痛地称,这从小的那张熊猫皮的手掌、脸部残缺可以看出来。而且,在剥皮时根本没有考虑到熊猫皮的完整性,造成了很多地方的缺损,无法修复,也不能制成标本。据悉,目前我国圈养的大熊猫只有200多只,野生的仅有1000只左右。
电子眼下“整容” 软组织铲掉几大盆
“其实熊猫皮的实用性并不大。”刘教授笑称,但因为熊猫皮的“身价”高,所以当警察博物管送来修复时,他们还不敢接,“毕竟有压力、感到责任重大。”刘透露,修复工作完全是在视频监控镜头下进行,步骤较为复杂:先用30%的盐、10%的矾混合清水浸泡三五天(天气情况和皮张厚度而定,天气好时只需1~2天)、然后再把皮张的结缔组织、多余的脂肪等铲掉一层(使其不腐化变质)、再用洗洁精像洗衣服一样在水池里浸洗(大概半天时间)、然后将皮展开,在无毛的一面涂上防腐剂、将皮张完全展开固定在木板上使其自然风干才算完成。“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已经耗费了我们半个多月的时间,仅去掉的软组织就有几大盆之多。”刘称,经过这些程序加工后的熊猫皮至少可以保存半个世纪。同时,展出时还必须注意保存,要用樟脑块放在皮子旁边进行防虫,还要经常进行通风,如有污损,必须用酒精球进行搽拭。
新闻回放
叫卖熊猫皮 3男重庆落网
2001年6月,渝中区望龙门派出所一民警得到一条线索:有人称有熊猫皮出售。
民警立即和“牵线人”———在四川雅安工作的大足县人蒋某联系上了,蒋称在当地一农民家里见过熊猫皮,开价100万元1张,出不起价就免谈。当时任望龙门派出所副所长的曾令合扮成做服装生意的老板与蒋讨价还价,最后敲定75万元1张,共有2张。于是,蒋与同伙———四川雅安人牟仕勇、牟朝富从雅安将两张熊猫皮运到铜梁县,让“曾老板”验货。次日,渝中区刑警支队和望龙门派出所10名民警一同前往铜梁,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将蒋捉获。
经突审,警方又迅速将两牟捉获,当场从编织袋内搜出两张已发霉的成年大熊猫皮。
据查证,1999年,蒋找到两牟,3人分工,由蒋联系买家,两牟负责“货源”。随后,两牟找到邻居高某,由高先后猎捕两只大熊猫,并将剥下来的大熊猫皮交蒋等3人出售。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