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被北大“陪聊男”骂了。当然,是他先骂了人家,在他的马斌读报栏目里,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他先对清华一“失踪”学生现身河南餐馆当服务员的新闻加以点评,然后就扯上了北大“陪聊男”高健:“你看那家伙啊,他上学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到头来呢在媒体公众面前又弄出这么一出,还不如人家踏踏实实干点实事呢。 ”
这位“陪聊男”高健要是不急,那才怪呢。马斌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蔑视和讥讽,而且有不加调查研究就乱扣帽子的嫌疑,完全超出了正常媒体评论的范畴。最要命的是马斌骂人用的是CCTV这么个大喇叭。可以想像,要是马斌换一个喇叭,别管是铁皮的还是电池的,站大街上敞开儿了喊,嗓子喊冒烟了也不会有多少人理睬。
各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声音”,是为了帮助受众梳理和辨别海量信息时代的信息产品。于是,主持人们、评论家们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别人却忽视了自己的职业操守,被指点江山的快感搞得忘乎所以,好像节目就是主持人的自留地,我为刀俎,人为鱼肉,想说谁说谁,想怎么说怎么说,下嘴行文透着刻薄,还自以为风趣敏锐。
估计马斌会认为,这类的评论会受欢迎,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媒体栏目的特色所在。但是,如果一个主持人、一个媒体工作者丧失了起码的公允公正的视点,那他的说法,通过央视这样的强势媒体传播出来,无异于对民意的一种误导甚至是强奸。
如果真的不能公平公正地做出分析和评论,那么,光读读报就得了。F102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