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李彦 实习生 吴念)武汉最大的旧家具交易市场三眼桥北路市场日渐冷清,不少商家打算转行或撤出。
三眼桥北路聚集了大大小小百余家旧家具店。记者昨日走访发现,选购家具的顾客寥寥无几,
正在店外和朋友闲聊的范老板告诉记者,自己是木匠出身,去年刚在街上租了间门面,改做旧家具买卖,不想经营惨淡,房租却一涨再涨,有时只能靠打些简易单人床出售来维持日常开销。 据介绍,像范这样生意冷清的老板在市场内占到半数以上。
“有时一天只能卖出一件家具,利润不过二三十元,每月1400元的门面租金都交不起了。”几位已打算转行的老板说,近年来拆迁户减少,旧家具货源严重紧缺,品种单一,已经很难吸引外来租住户等目标客户群。
“他们的价卖得这么高,当然没生意啦。”家住唐蔡路的刘女士说,上月曾到此寻购旧缝纫机,对方开价150元,且不还价,后来自己在高家台花50元买了台缝纫机,成色还比较新。
来自鄂州的严老板见证了这个市场的兴旺。据他介绍,这个市场从上世纪末的两三家旧家具店,发展到如今的百余家,一共用了7年。由于竞争激烈,如今旧家具的收价已越来越高,卖价却无法随之上涨,很多店面只能保本经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介绍,如今多数门面的年收入只有1万~2万元,“一年能赚个三五万元就算做得蛮好了”。
和三眼桥北路的旧家具交易市场一样,市内其他几处旧家具交易市场同样陷入低谷。记者昨走访徐家棚、丹水池等旧家具交易市场,多数经营户都向记者抱怨,进入秋冬季节后,生意冷清了不少,除去门面租金,只能基本维持生活。
有业内人士认为,武汉旧家具有较大供需市场,可规范旧家具交易市场,建立固定交易地,并发布供求信息,形成规模,以此带动旧家具交易走向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