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日电1日,由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召开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三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海生出席,副省长刘海生在会上汇报了我省振兴工作情况。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为了总结三年的工作,同时听取对下一步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经与东北三省商量,决定召开这次座谈会。
我省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如何?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三年来,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要进展。98%方国企实现产权多元化
把国企改革作为振兴的“第一硬仗”,我省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用3年时间使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产权多元化的目标,举全省之力推进改革。截至9月末,已累计有3107户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到89.6%。全省政策性破产累计已使19户国有困难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平稳有序地退出市场,核销金融债务32.9亿元。三年盘活200多亿元的国有资产,占全部死滞资产的三分之一强。172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并轨”。
所有制结构日趋优化,98的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不到3%,国有参股的7%左右,90%企业的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这一结构改变是我省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30%提高到37%。三年来,大力引进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使地方企业整体素质、竞争实力明显提高。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年来,我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优势产业得到加强。围绕着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工等六大基地建设,95个工业调整改造国债项目开工建设,装备工业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预计今年底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0亿元。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00户,预计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可完成销售收入1150亿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采煤沉陷区治理步伐加快,已完成投资36亿元,开竣工300多万平方米,搬迁居民近1万户。大庆和伊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区域协调发展开始起步。提出建设西部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沿边开放带的区域发展战略。哈大齐工业走廊15个启动区启动面积已经达到56.8平方公里,开工项目326个,累计投资近200亿元。东部煤电化基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正在编制规划,沿边开放带规划建设了一批出口加工园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大力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推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今年前10个月我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08.1亿美元,成为全国第11个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超百亿元的省份。
据介绍,我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不断深入。前10个月完成对俄进出口55.3亿美元,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20%,增长17.9%。外贸主体、市场和出口产品结构趋向合理。三年来,私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比重达到66.4%。“走出去”战略实施进展顺利。正在推进的对俄能源原材料项目达到85个;对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6亿美元,增长43.1%。利用外资持续增长。近三年来全省累计利用外资近50亿美元。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向协调
2003-2005年,我省财政对社会事业资金投入增幅均在20%以上。获得国家级通用科技进步奖5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实现3129亿元。在97%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今年投资7亿元,使全省113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完成改造。2003年以来累计实现新增就业人数185.8万人,累计为离退休人员人均提高退休金220元。已有27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年底前将在全省铺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扩大到33个县,为160万农民补偿医疗费8546万元。(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