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软件研发行业已不是一家唱戏的时代了。国内有一批新企业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软件市场挺进,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本报品牌性的栏目“走马名企”,首站锁定了这家具有巨大潜力的公司。 活动当天,到场学生远远超出预计。其中还有特地从西安石油大学赶来的大学生。这让主办方始料未及。走马名企活动在短时间内深入人心,已受到了广大企业和高校的关注。
本版撰文 姚瑾 摄影 郭亚佳 实习生 李卓翔
边走边看
11月25日,阴雨天气没能剿灭同学们的热情。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近40名精英学子汇聚在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厅,参加由《青年报》主办的公益性活动:走马名企。这些同学都是经过各大高校选拔而出的精英。本次活动得到了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与博科公司的大力支持。
先苦后甜牢记在心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著名企业家沈国康先生给同学们作了精彩的开场发言。他十分激动地说:“看到同学们,就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他主要给同学们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要学会吃苦。吃苦耐劳精神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的。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更需要员工有这样的精神。他指出:“吃不起苦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激烈的工作竞争。第二,要学会做人。这是事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课。同学们从校园走向社会需要一个过渡,而这个过程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从学校到社会,100分概念完全被打破。在工作中,没有满分可言。你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取得进步。”
人情味是制胜法宝
到场的同学们大部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有一部分是研究生。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工作环境。由市场部经理带队,一行人参观了公司的各部门。同学们对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工作环境倍感陌生。毕竟,平时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还是存在差距。
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同学们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等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位于公司四楼的研发中心是此次参观的亮点之一,专业的设备,简洁明快的装修风格,再加上浓郁的企业文化,让置身于此的员工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同学表示:“公司领导都很热情,我想,在这样的公司上班应该很有人情味。”
现身说法
选择博科的种种理由
目前担任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二部销售经理的郭煦也来到了现场,与同学们展开了互动。郭煦,2005年从同济大学毕业,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成为业内成绩骄人的精英。
理由NO.1自己的空间得以发挥
郭煦在毕业前就进入博科公司实习。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留在博科奋斗。她说:“毕业后有几家公司找过我,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博科。记得那时ERP研发刚刚成功,正需要这方面的销售人才,我在销售上的一些思路得到了公司的采纳。博科给大家一定的发挥空间。我想,我会牢牢把握住公司给我的机会。”
理由NO.2人性化管理倍感亲切
另外,博科公司的管理模式十分人性化。领导们平易近人,时常与员工探讨工作、一起吃饭、一起旅游。同时,也十分关心员工生活问题。这点让我十分感动。
理由NO.3优厚薪资提升工作力
最后,性格直爽的郭煦谈到了大家广泛关注的实际问题:公司的薪资。她透露,在实习期间,有一次拿了6000多的销售提成。根据个人能力定薪资已经成为博科的一大特点。
高层对话
卢菊萍:博科资讯人力资源部副经理
孔德培:博科资讯物流系统部经理
同学:贵公司是否愿意招收实习生?
卢菊萍:完全可以,但是必须在不影响同学们正常上课的前提下。
同学:请问贵公司如何看待硬件条件?
孔德培:硬件条件当然重要。但是一个公司光有硬件是不够的。人性化的管理、开创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学:贵公司在招聘时更看重应聘者哪些方面的能力?
卢菊萍:首先,应聘者要对博科公司有热情。其次,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后,应聘者对自己要有正确的定位。提出一个合理的薪资标准,我们会予以考虑。
同学:公司是怎样看待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是否会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培养?
孔德培:管理系的同学,具有良好的起点。但是,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干。我们公司会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进行岗位细分,我们也会让他从基层做起。
提问结束后,任有近一半相当有意愿的同学留了下来,对有关问题的细节与领导们进行交流。他们之中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还有08年毕业的学生。可见,大学生就业忧患意识有增无减。
企业简介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以3000元人民币为原始资金,创立了上海博科计算机软件研究所。1998年,上海博科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00年,上海市政府通过两家直属投资公司与博科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日本最大财务软件企业OBC投资博科资讯,使博科资讯走向国际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