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起,一些关系百姓生活的新规定开始实施。这新办法新规定在规范商家行为的同时,保障了消费者权益。网上禁止销售处方药
为规范互联网药品购销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从12月1日起,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同时不得向其他企业或者医疗机构销售药品。 直销变味最高罚30万元
国务院《直销管理条例》以及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直销企业保证金存缴、使用管理办法》、《直销员业务培训管理办法》、《直销企业信息报备、披露管理办法》3个配套办法正式施行,保证了直销行为的规范。法规规定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未经消费者同意,直销员不得进入消费者住所强行推销产品。直销企业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的,将被处以最高30万元的罚款,还将被吊销营业执照和直销经营许可证。报亭可经营音像制品
文化部新修订的《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12月1日起实施。对于原办法中经营面积不得低于40平方米的要求,新办法不再有具体要求,报刊亭、加油站等也可以经营音像制品。同时,新办法鼓励音像制品销售走连锁经营路线。不纯巧克力必须改名
巧克力的新标准《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国内贸易行业标准》12月1日起实施,巧克力不纯将在标签名称上有所指出,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标准》规定,凡是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今后都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只能称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产品包装上也必须注明代可可脂含量。蛋黄派实施召回制度
12月1日起,我国首次对蛋黄派食品制定的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按照其规定,凡是未达到最低蛋白质量化标准4%的蛋黄派产品,将不得再冠以蛋黄派的名号进入市场。《标准》还对蛋黄派食品实施召回制度,规定产品在市场销售中,超过保质期,应按照制造商与销售商的合同约定,由合同相关方负责将产品进行下架召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