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展 庄丽记者王浩)今天,第三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团委工作年会要在杭州召开,同时一个名为“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论坛要开坛。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北京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以及香港女童军等全国志愿者组织的“掌门人”要在杭州“论剑”,共商志愿服务的未来发展。 而对于本地志愿者来说,这也是一个代表城市面貌、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
经过13年的发展,一支44.7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已遍布在城市行为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而且,在一次民意调查中,有90%的答卷市民表示“有机会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杭城十大时尚表情”之一,志愿服务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时尚和生活方式。
“奉献光和热,美哉志愿者”
志愿者是啥?有人说,就是“卖苦力的”。
确实,有这么多“卖苦力”的人:刘子延和徐莉,杭州650万市民中的一对普通夫妻。(下转第5版)
(紧接第1版)丈夫从事影视工作,妻子是中学教师。本来可以平凡而惬意地活着,但他们却暂搁目前的生活,与另外10多名援外志愿者去了非洲。“苦力”卖到了国外,未来一年,他们为埃塞俄比亚国家新闻部服务,负责帮助当地开展计算机网络建设。
在杭打拼20年,陈平不仅从事着证券行业的工作,还是一家影视公司的副总。生活无忧时,他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要问这位“卖苦力的”怎么想,他说,“我喜欢这座城市,喜欢帮助别人”。
66岁的徐德章,志愿者当了8年,算起来已服务1万多小时。这份没有报酬、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的工作,老人认定这是自己退休后的人生定位,“志愿工作是我的第二次事业,这项事业永远不会退休。”当志愿者,“卖苦力”,是会上瘾的。
从6年前单纯是为陪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到如今热衷这份志愿工作,罗红,一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拽着丈夫,牵着儿子,全家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她让一家人都苦了,累了,可她却“一根筋”地认为,“能培养儿子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生活方式很健康、也很积极。”
太多了。黄金周,人们在游玩,志愿者在景区“卖苦力”;休博会,人们在享受休闲快乐,志愿者忙碌着当“苦力”;电影节,人们观电影赏明星,志愿者眼睛盯牢的只能是服务对象……
这些“卖苦力”的志愿者,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杭州的城市品质,让这个热情的城市变得愈加有人情味。在“杭州新人文精神十大特征”中,“奉献光和热,美哉志愿者”榜上有名。
44.7万人的时尚不再“另类”
杭州志愿服务工作发展13载,已是当前杭城最有召唤力和广泛参与面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颇高。当一名志愿者,已成为和市民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它被市民推荐评为“我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和“杭城十大时尚表情”之一。
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在杭州考察志愿者工作期间,曾向市民随机发放问卷,就“杭州市民对志愿服务了解、认可度”做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被访问者“知道、支持志愿者工作”,90%的人表示“有机会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问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时,被调查的志愿者表示,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调查结果让考察团认同这个观点——志愿服务已成为杭州市民的生活时尚和生活方式。“当志愿者”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
历经13年发展,杭州志愿服务工作已呈现出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推进和事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志愿服务“杭州模式”。
目前,全市已有44.7万余名志愿者,3000余支志愿服务队,355个备案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2000余支社区志愿服务队,449个社区志愿服务站,586个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在西博会、休博会、百花电影节、七艺节等160余个大型活动中,为活动提供翻译、礼仪、秩序维护等十多种类型的服务。据统计,共有5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提供志愿服务时数达570余万小时。
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2004年至今,全市各类企业合计赞助340余万元支持我市各地志愿者活动,其中中国广厦连续6年支持西博会志愿者行动,提供合作资金29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志愿者行动的运作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