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有记忆的。
烟台山下,至今依旧矗立着一栋又一栋风采依旧的老洋行,它们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尽管岁月如刀,刻下一圈圈年轮,但愈老弥坚,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从一段碎瓦、一块断砖,一组哥特式的屋顶或花岗岩雕琢的花纹,我们仍能读出历史流转的足迹。 老洋行是城市活着的档案,人们从中了解城市的过去、城市的变迁和城市的未来。
老洋行
红瓦白墙中风采依旧
12月1日,初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走进烟台山下的一条条老街,走进烟台的记忆里。
海岸街,是烟台老洋行最为密集的地方。据76岁的孙肃然老人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她刚刚搬来这里居住的时候,一栋栋老洋行还完完整整地保存着原貌。俄国克利顿饭店,当时改成了朝阳街新华书店;英国茂记洋行,1972年是烟台市妇幼保健院,后来成了黄金设计研究院的办公场所;美孚洋行,那时已经改成了居民住宅……她家居住的海岸街21号,是一栋2层的小洋楼,解放前是法国平民医院所在地,刚搬来的时候,屋内墙壁的一扇扇门边,还清晰可见黑色的“内科”、“外科”、“妇科”等字样。
走进海岸街24号,这座原先的英国洋行,如今已经改成了一座酒楼,烟台山文物管理处主任柳进忠介绍说,这座砖石结构的三层楼房,总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1934年建成,整个建筑平顶,木屋架,除了一层腰线下墙体为大石块错缝砌筑外,其余墙面均为砖体。一层中央大门两旁设计有两条方形通体垛柱,顶端砌有“山”字形装饰,使整体建筑外观显得庄重、大方和明快。
柳进忠告诉记者,茂记洋行的前身是英国的和记洋行,创办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它与汇昌洋行一起,是英国人在烟台最早开办的商贸企业,也是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最早涉足烟台的外国商家之一。和记洋行开业之初,在当时英国人的特殊地位的庇护下,它的业务范围一起步就踏入海上航运业、汽车运输(含出租)业以及棉纱、手工艺品、花生等土特产品进出口领域,并很快取得优势。特别是航运和外贸进出口方面,令其它外国商行刮目相看,为所不及。在航运方面,烟台开埠前5年,海上航运主要为英、德、法三国船只控制,其中英国势力最大,船只中一半以上为轮船。而和记洋行是这些船只的主要船主,成为英国人控制当时烟台航运业的“半壁江山”。和记洋行改组成茂记洋行后,在香港另行注册为有限公司,影响力越来越大,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被疯狂的侵烟日军查封。
老洋行
烟台民族商业的克星
烟台山文物管理处主任柳进忠说,在大批外国洋行设立之前,烟台早期的民族商业是异常繁荣的。
清代海禁开放之后,沿海贸易发展迅速,原由运河北上的商品渐转而利用更为便利、低廉的运输手段由海路北上。位于山东东部地区的胶州、黄县、烟台等后起的商业城镇日渐繁荣,贸易量不断增长;随着东部沿海贸易的发展,山东经济重心逐渐东移。
乾隆以后,随着北洋贸易的发展和东北的开发,位于山东半岛北岸的烟台迅速崛起,道光年间逐渐取代胶州成为山东半岛最重要的港口城镇。民国《福山县志稿》卷五《商埠志》记载:
(烟台)明为海防,设奇山所驻防军。东通宁海卫,西由福山中前所以达登州卫,设墩台狼烟以资警备。其始不过一渔寮耳。渐而帆船有停泊者,其入口不过粮石,出口不过盐鱼而已,时商号仅三二十家。继而帆船渐多,逮道光之末,则商号已千余家矣。维时帆船有广帮、潮帮、建帮、宁波帮、关里帮、锦帮之目……
短短的几行文字,概括了烟台从明初至清代“道光之末”数百年的发展脉络,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民族工商业的繁荣景象。
咸丰九年,山东厘局郭嵩焘的报告称:“烟台为南北之冲,海船经过收泊较多于他处,故以此一口(收税)为较盛”。英国驻烟台领事馆在《1865年烟台贸易报告》中也写道:“在《天津条约》签定之前,烟台的贸易已表明它是一个重要之地”,“将近三十年来,它和渤海湾的其他几个港口一起成为欧洲与中国商品的巨大贸易中心”。也就是说,最迟在道光中叶,烟台已成为西方商品输入华北的重要转运码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在山东诸口中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看中选为通商口岸,显然是由于当时它在山东沿海贸易中的地位。
[相关阅读]:
◎[记录]南大街:风雨沧桑见证烟台变迁(组图)
◎[烟台底片]福建会馆:穿越百年的文化瑰宝(组图)
◎ 王懿荣:一个王朝的发现与一个烟台人的影子
◎ 冰心 田汉 周信芳影响烟台京剧史的三大名人
◎ 领事馆、老洋行、老教堂…开埠,烟台的城市印章
◎ 盛宣怀:烟台早期工业的开拓者
◎ 烟台老教堂之前世今生
◎ 追寻老烟台的邮政局 |